<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廈門同安:新時代鄉村振興踏上新征程

    海峽網4月17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 通訊員 余雪燕 韓超)“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廈門市農村面積最大、農業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同安區更是肩負重擔。

    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去年,同安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6%,高于全市增速,與此同時,都市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民生短板全面補齊、農村發展環境持續改善,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的歷史時期,同安區在深入學習實施鄉村發展振興戰略,分析該區“三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新機遇后,研究制定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生成2018年—2020年同安區鄉村振興項目174項,計劃總投資84億元。

    聚焦美麗鄉村建設、“黨建富民強村”等六個關鍵點,依托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依托農村合作社帶動,依托特色鄉村游帶動等,同安部署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奮力開創富美同安鄉村振興新局面。

    推動轉型升級 培育產業新動能

    在同安區五顯鎮三秀山腳下的三秀山村東側,春日的暖陽照進廈門市鑫美園果蔬專業合作社50多畝的智能溫室大棚里,各種蔬菜郁郁蔥蔥。在鑫美園內,巨大的番茄樹爬滿廊架,泰國枸杞葉、紫色香菜等整整齊齊栽種在墻面上,罕見的太空葫蘆瓜、苦苣、蛋茄、多彩甜椒等以獨特的造型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觀賞。

    廈門市鑫美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義福介紹,目前合作社年產各種蔬菜2500噸,年產值達610萬元,不僅帶動周邊101戶農民轉產增收,還為近40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了就業機會。

    而作為集現代農業種植、都市休閑農業、養生度假為一體的省級示范社,鑫美園積極響應同安區圍繞發展現代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發展思路,積極發展觀光農業。

    “現在我們已經打造了現代農業科技館、生態體驗館、多肉展示館等,自去年開館以來,已吸引了約10萬人次游客。”李義福說,接下來合作社還要發展城市菜園、中草藥文化傳承、三秀山村舊民居改造、農耕文化體驗、“大健康”養生等項目,把農業做出“花”來。

    要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首先在于夯實產業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近年來,同安區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去年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10.25億元,占全市的44.12%。

    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同安區積極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推動農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實現傳統農業向都市農業升級,打造現代農業新引擎。今年,同安區將集中力量抓好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大力開發農業項目多種功能,著力打造百利現代農業科技園、禾灃農業文旅生態園、鑫美園現代休閑農業項目等龍頭企業,扶持發展天巖山生態蔬菜、綠帝桂圓深加工等特色項目,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示范和引領都市現代農業升級換代。并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工程,推動古龍“中央廚房”、雙橋淀粉糖等新增項目加快建設,加快建設5個農產品加工基地和商品化處理中心,引導和扶持本地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到2020年,力爭農產品食品加工業總產值突破220億元。

    同安區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到2020年,力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突破13億元。

    打造美麗鄉村 形成旅游生態鏈

    四月的同安西源溪流水潺潺,溪水清澈見底,岸畔數公里長的生態苗木植草形成了一個貫通同安汀溪小城鎮的帶狀公園,漫步其中,空氣清新,移步換景,令人心曠神怡。

    對當地人來說,西源溪的“新貌”彌足珍貴——由于長期缺乏管理養護,西源溪曾一度是一條生態環境惡劣、時常堵塞的問題河。2015年10月,廈門對島外溪流實施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西源溪成為首批接受生態措施改造的溪流。經過兩年多的整治提升,西源溪的面貌發生了巨變,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安全、生態”的水系目標,而周邊鄉村也因此受益——溪畔,以三角梅種植聞名的古坑村花團錦簇,當地人正在盤算如何憑借生態資本更好地發展。

    古坑村黨總支副書記葉開生說,現在古坑村正以三角梅合作社為導向,鼓勵、扶持村民在自家興辦農家樂和民宿,整合現有旅游點,形成全村鄉村旅游生態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前,同安正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新型農村。通過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同安加強流域綜合治理,并加快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快建設農村生活污水集中納管和分散式處理設施,力爭年內實現518個自然村的分散式項目完成率98%、187個自然村的集中納管項目完成率100%,到2020年力爭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

    與此同時,針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同安區著重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打好農村發展基礎,補齊農村民生短板。此前,同安區已經分批次共安裝9萬余盞壁掛式路燈,實現照明基本覆蓋,接下來,同安將加快實現通村主干道全面“亮燈”,并分批推進立桿式路燈建設,抓緊完成104個行政村9萬多盞壁掛式路燈安裝,推動農村道路照明“全覆蓋”。在農村交通建設方面,按照“四好農村路”標準,今年同安將著力提升農村道路通行能力,新改建農村道路5條15.3公里、橋梁6座,建成通村道路10公里、農村道路安保設施30公里,拓寬一批通往鄉村旅游點的山區道路。此外,還將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推動自來水進村入戶,加快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推動農村地區寬帶網絡和第四代移動網絡全覆蓋等。

    促進農民增收 提升農民獲得感

    13日,沿著蜿蜒盤旋的山路,幾輛旅游大巴陸續駛入同安區汀溪鎮頂村村,而這個位于廈泉交界處的深山小村莊,早已習慣了擁抱慕名而來的遠方客人。

    “周一到周五來的大部分是周邊地區來進行培訓拓展的企業團隊,周末我們接待的則多是自助游的游客。”同安頂村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馬賢輝介紹,臨近周末,合作社里的民宿許多已被提前預訂了。

    四合院客房、樹屋茶室、民宿客房、茭白公園體驗區……古樸與新創的元素在頂村村內并存,高空滑索、階梯橋、奶瓶喂魚、叢林抓雞等豐富項目則為游客提供了有趣的消遣。

    在頂村村,全村所有的民宿都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分配,村民按入股房間數參與分紅??吹酱謇镒呱狭肃l村旅游的發展路子,原本在廈門島內從事物流管理工作的馬賢輝辭去了工作,回到村里,不僅負責合作社的管理,自己家里也做起了民宿。

    “現在,我每個月有近萬元的工資,加上民宿分紅,每個月能有兩萬元左右的收入,比原來收入多了一倍不止。”馬賢輝說,以前村里絕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看到村里發展的好前景,目前已經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輕人回鄉,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了。

    “最重要的是,能夠群策群力,把家鄉建設得更好,我們很有成就感!”馬賢輝說。據悉,頂村的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7600元增長到2017年的38273元,5年間增加了近5倍,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實現了富民強村。

    鄉村振興,農民生活富裕是根本。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發力點。2017年,同安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6%,高于全市增速,農民收入持續提升。新的一年,同安區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計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讓農民真正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直接受益者。

    今年同安區將加快推進42個產業增收項目,積極探索“公司+股份合作社+農民”等合作模式,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和帶動農民積極參與發展特色產業,就地增加勞動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并按照“五個一批”要求,繼續謀劃和生成一批新的產業項目,分批分期滾動實施,確保農民轉產增收持續開展。此外,通過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多形式、多途徑組織開展農業實用技術、生產技能、服務技能和市場經濟等專題培訓,推動就業促增收。

    同時,同安區將加快發展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事業,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確保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高淳县| 鹤壁市| 定安县| 万盛区| 历史| 九江县| 隆德县| 霍林郭勒市| 井冈山市| 卓尼县| 类乌齐县| 织金县| 太康县| 莫力| 濮阳市| 新晃| 中阳县| 遵化市| 新泰市| 桐庐县| 宣汉县| 大方县| 绥中县| 德化县| 开封县| 静安区| 含山县| 平定县| 乌兰浩特市| 永修县| 望江县| 乌什县| 江口县| 辽宁省| 高雄县| 方正县| 福建省| 蓝山县| 韩城市|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