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思明愛心餐桌請貧困孤老吃飯 8年服務老人就餐49.47萬人次

    ▲藏在鬧市中的“愛心餐桌”服務點

    思明愛心餐桌請貧困孤老吃飯 8年服務老人就餐49.47萬人次

    ▲思明快報微信公眾號

    不僅有免費的午餐,連晚餐也是免費的,這么一張“愛心餐桌”,讓廈門市思明區的貧困孤老不再為吃飯發愁,都免費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

    而這,正是思明區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從2009年開始推行至今的“安康愛心老人餐桌”服務。轄區低保老人和低收入老人,到服務點就能享用一天兩餐的免費服務,這一吃就吃了8年。

    目前,全區共設有17個“愛心餐桌”服務點,已經為全區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達49.47萬人次。

    十八年的老店:低保老夫妻免費吃上熱飯

    上午11點前后,長青社區蓮坂西小區,76歲的王阿婆準時下樓,一手提著保溫鍋,一手捏著兩本紅本子,她要到街邊不遠的“愛心餐桌”服務點打飯。

    因前兩年家庭變故,王阿婆家陷入窘境,大她3歲的老伴王阿伯,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平日里都要阿婆照顧。2014年開始,這對靠著低保過活的老兩口,成了“愛心餐桌”的常客。

    米飯套餐,還是稀飯配菜,偶爾換口味,吃吃面線糊,阿婆到了“愛心餐桌”點,遞上“思明區安康愛心老人餐桌就餐證”,來一趟,打兩口人一天兩餐的量。

    這是家開了18年的老店,位于常明路6號店——志明咸飯牛肉店。老板娘白大姐很熱情,在就餐證上打鉤,麻利地給阿婆打起想吃的熱食。

    白大姐說,2009年開始,店里成了嘉蓮街道“安康愛心老人餐桌服務點”,“店里做的菜色,比較適合老人的口味”,如今,每天有6個老人固定在這里用餐。

    社區工作人員小朱告訴導報記者,“要是老人身體不適來不了,樓上樓下的街坊鄰里、社區工作人員還有街道的義工,來通電話說一聲,大伙兒都會幫忙,打好飯給老人送到家里去”。

    大同路薄餅店:老人的脾氣和口味早都摸準了

    大同路342號關仔內薄餅店,是雙蓮池社區“愛心餐桌”服務點,以閩南特色小吃為主,店面不大,墻上“愛心餐桌”牌子異常顯眼。

    老板郭建軍,是位下崗工人,下午5點,他一邊忙著張羅飯菜,一邊與導報記者聊天,“老人年紀大了,胃口和牙齒也不大好,我做的飯比較松軟,他們吃起來合口味”。郭建軍說,有時老人也會跟他提要求,想吃流質的、口味特別的,他就會按照要求做。

    來店里吃的,不少是獨居老人,郭建軍早就摸準了他們的脾氣和口味。2009年掛牌至今,照顧他們,已經漸漸成了郭建軍的習慣。

    當前,“愛心餐桌”一餐標準是10元,老人吃完后,郭建軍再統一和社區結算。不過,根據老人的食量,5元的春卷,郭建軍總會包3個,13元一份的炒米粉,老人吃的分量一樣多。他說,“物價沒漲以前,就是這個分量,虧是虧了點,但既然做愛心餐桌,就不能光想著賺錢”。

    社區大排檔:開小灶,還為老人謀福利

    家住湖濱二里、86歲高齡的鄭阿婆,每天趕在中午飯點前,到湖濱四里的建興大排檔用餐。

    茄子、蘿卜、豆腐、西紅柿炒蛋,還有軟爛的扣肉,是這里的必備菜,適合老人家的口味,想吃點別的,鄭阿婆就讓老板炒個面,這是她的最愛。

    鄭阿婆這幾年一直在建興大排檔用餐,這里是思明區“愛心老人餐桌”的服務點之一。她說,老板人很好,飯菜種類多,很好吃。

    建興大排檔的紀女士說,老人有要求,都會盡量滿足,有時候老人也會抱怨說米飯太硬了、菜太辣等等,只要老人提出意見和建議,他們就會馬上改善,做到讓老人滿意。

    對于菜的品種,她說,他們會盡量豐富菜的種類,讓老人有更多的選擇空間。老人可以隨時點餐,米飯套餐、面條、米粉……只要老人說,店里的廚師就會隨時做。

    其實,大排檔的人,也早把他們當成了自家人。紀女士說,鄭阿婆獨居,相依為命的大兒子去世后,日子更是孤苦,到了店里,他們經常和阿婆談心聊天。

    為了幫助阿婆,紀女士他們還為她爭取了海滄石室禪院的慰問名額,逢年過節,阿婆都能收到油、米等慰問物資。

    沙茶面店:店開多久,就為老人服務多久

    臨近中午,導報記者來到前埔南社區的愛心餐桌用餐點,鑫譽沙茶面店,這對來自龍海的蘇春成夫妻用他們樸實的心,堅持經營了10年。

    在這家小店里有適合老人吃的豆腐、鹵蛋,他們還特意把青菜煮爛一點。老人容易缺鈣,他們還貼心地準備了一些小蝦米。

    每天中午,六七個老人陸陸續續到店里來領餐,他們總是把晚餐一起領回家,省得再跑一趟。

    除了平時為老人搭配飯菜,有時候老人想吃吃面或者炒米粉,夫妻倆就另外給老人做。平時有時候生意好,別的客人要求送餐他們只能拒絕,但是只要有老人的餐一定送。

    此前就有老人生病,在前埔醫院住院,特地打電話來,想吃面線糊,蘇春成二話不說,騎上車就給送過去。

    “其實做愛心餐,沒什么錢賺,但是只要這些老人有需要,我們就會一直服務下去。”蘇春成的妻子說。

    品牌

    思明愛心餐桌 讓貧困孤老晚年備感幸福

    一直以來,思明區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不遺余力關心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多舉措、全方位地保障他們的生活,同在陽光下,讓他們感受到更多溫暖和關愛。

    而“安康愛心老人餐桌”項目,就是“幸福思明”落到實處的項目,從2009年開始在思明區全面推行,如今已堅持8年。

    思明區安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區共設有17個“愛心餐桌”服務點,常態化為低保、低收入老人等提供就餐服務。

    2013年,“愛心餐桌”服務再升級,思明區把為“三無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務列為區委、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項目實施以來全區已有222名“三無老人”獲得該項服務,老人們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可選擇由夏商營養餐有限公司服務點供餐,再經家政公司指派助老服務員送餐上門;也可選擇自行到社區原有就餐服務點就餐。

    2009年以來,愛心老人餐桌共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49.47萬人次,支出432.28萬元。其中,2013年開始實施的“三無老人”供餐送餐服務項目已累計服務2299人次,支出供餐送餐費用共計197.58萬元。

    征集令

    告訴我們你身邊的暖城故事

    廈門是一座有大愛、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城市。每一位生活在這里的思明人,用他們的友愛良行、善心義舉,點滴累積,持續溫暖著這座美麗城市,讓城市處處彰顯著文明,洋溢著大愛,充滿著幸福。如果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暖城故事”,就請撥打導報熱線968801,或在海峽導報微信公眾號(hxdbwx)、海峽導報微博留言告訴我們。

    責任編輯:林航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五一”假期前兩日“小三通”發送旅客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博客| 诸暨市| 高要市| 武汉市| 德昌县| 南投县| 习水县| 措勤县| 太保市| 丰镇市| 东光县| 乐都县| 石屏县| 塔河县| 新绛县| 太和县| 英吉沙县| 汝州市| 保定市| 防城港市| 来凤县| 勐海县| 泰和县| 苍南县| 都昌县| 池州市| 安岳县| 化德县| 琼海市| 崇礼县| 武山县| 登封市| 玛纳斯县| 黄浦区| 宝山区| 固安县| 巴东县| 福清市| 巢湖市|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