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時維初夏,風起潮涌;海絲名城,群賢畢至。

    5月20日至26日,第三屆“泉州人才節”活動圓滿舉行。為期7天的“人才時間”里,來自海內外的院士、專家、行業大咖、在泉高校和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負責人齊聚泉州這座“世遺之城”“奮斗之城”“國潮之城”“煙火之城”,共享尊榮、共創未來!

    連續第三年,泉州再一次以城市的名義舉辦人才節,既是“泉州愛人才、人才愛泉州”的長情告白,更是對“泉州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泉州”的堅定承諾。泉州,自古以來流淌著“敢為天下先”的創新血脈,鐫刻著“愛拼才會贏”的創業基因,始終以“市井十洲人”的開放胸襟和包容姿態,歡迎八方來客、接納四海英才,共同繪就“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的美好畫卷。

    關鍵詞一 活動規格高

    以城市的名義舉辦,匯聚國內頂尖專家

    潮涌刺桐港,才聚泉州灣。

    當前,泉州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加快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步伐,聚力建設21世紀“海絲名城”。重點圍繞50條縣域重點產業鏈,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搶灘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全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求賢若渴、惜才如金的泉州,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才!

    以城市最高禮遇、最大誠意致敬人才,讓人才在泉州有更多尊榮感、成就感。回顧本屆人才節,泉州舉辦了1場開幕式、9場市級配套活動、63場縣級配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更有海內外的院士、專家、行業大咖、頂級學府學子共赴千里之約。

    當國家級智庫專家與千億產業集群碰撞,迸發的是智慧的火花。中國科學院院士鄭蘭蓀、謝華安、孫世剛,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永斌等院士專家專程來泉,深入企業、校園考察交流,把脈泉州經濟發展,弘揚科學家精神,彰顯了本屆人才節規格之高。

    “泉州的石油化工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已形成千億級規模,展現出強大的產業實力,新能源發展和高端電子制造潛力大,前景十分廣闊!”中國化學會監事長、高端電子化學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組)科技領軍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在發言中說道:“泉州應發揮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保持全省領先的優勢,全力推動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科創力量為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人才節期間,泉州還迎來了14位裝備制造、新材料科技、環保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藥等領域的國家頂級專家。他們與企事業單位代表面對面洽談,走進企業生產車間,為轉型發展把脈開方、出謀獻策。

    “泉州有高科技企業,也有不少前沿技術,這說明有許多科技人才扎根于此。整體而言,泉州人才環境相當不錯!”深圳大學教授張小東告訴記者,“泉州人才政策特別給力,比如各層次人才都有相應的補助政策,特別是對來泉的初創人員,提供了安居補助、生活補助,還有創業補助。可以說,這是一座十分吸引年輕人的城市,對于新質生產力發展十分有益。”

    關鍵詞二 政策干貨足

    重磅發布人才人口“雙增”行動,來泉干事創業底氣足

    泉州,古有“市井十洲人”的開放盛景,如今更是用心用情打造最優人才生態,持續深耕人才“港灣計劃”,迭代升級“1+5+N”人才政策體系,構建全鏈條人才激勵機制,以真情實意引育人才、服務人才、成就人才,讓人才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向往。去年,全市新引聚高層次人才團隊20個、各類人才10.9萬名,國家級重點人才計劃專家增量創歷年新高,累計逾百名……

    才以城聚,城以才興。在人才這一“第一資源”的支撐下,去年泉州GDP增速位居全國27座萬億城市第一,R&D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迸發出強勁動能。

    泉州求賢若渴的誠意與決心,遠不止于此。本屆人才節,泉州選擇再“加碼”,重磅發布《泉州市人才人口“雙增”行動方案》,圍繞人才所需、泉州所能,再推出一攬子政策“干貨”——“來泉留泉返泉最高補助27萬元”“力爭每年新增青年技能人才逾1萬名”“每年動態儲備5萬個優質就業崗位”“第三方參與引才最高補助30萬元”“逾1萬套住房租金減免”“教育醫療享同等待遇”“國企基金加持助力”“設立創新創業導師庫”……

    一項項真金白銀、誠意滿滿的舉措可見,泉州努力讓每一位來泉人才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全力打造人才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富之地。

    邀請天下英才,來泉一起創。就在人才節開幕式上,泉州聚焦產業鏈“卡脖子”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發布2025年13項重大技術需求“揭榜掛帥”項目,同時精心篩選713個碩博士崗位、10個百萬年薪崗位、20個五十萬元以上年薪崗位、3000個其他優質崗位,向全球發出招賢令,展現泉州搶占未來賽道的決心。

    不僅是人才施展才華、實現價值的大舞臺,泉州更是創新創業、揚帆逐夢的啟航地。泉州發布包括第三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泉州杯”中國國際高校色彩設計大賽、“泉州杯”北京大學1898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等在內的2025年泉州市人才創新創業系列賽事,探索“以賽引才”“以賽聚才”路徑,打造特色人才創新創業賽事矩陣,為人才來泉搭建施展拳腳的“大舞臺”。

    關鍵詞三 覆蓋范圍廣

    大到國內名校,小到街巷樓宇

    本屆“泉州人才節”覆蓋范圍廣,大到全國各大城市名校,小到世遺古城街巷樓宇。

    所愛隔山海,雙向去奔赴。人才節開幕之前,“我要去泉州”高校快閃活動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等地精心籌備,并在人才節期間成功舉辦。

    泉州首次創新以“沉浸式”的青年人才快閃活動,向全國青年人才伸出“橄欖枝”——吸引青年人才關注泉州、了解泉州人才政策,同時組織青年人才來泉開展研學活動,邀請全國青年人才領取一張“我要去泉州”的車票,坐上開往泉州版“5·20”的列車,“沉浸式”體驗泉州的城市底蘊、產業生態、創業氛圍和人才環境。

    據泉州市委人才辦統計,活動舉辦期間,共有5000余人參與活動。其中,關注了解泉州的人才政策后,有許多知名高校學生表示:“要將泉州列為未來就業意向城市之選!”

    把鏡頭聚焦到泉州。位于東海之濱、晉江之畔,“搶”在開幕式之前,泉州再一次把城市與人才的表白,寫在了一座座地標建筑上——“愛泉州·愛人才”“海絲泉州·人才港灣”等大字,以及泉州人才AI形象“港港”,在泉州中央商務區、東海泰禾廣場、晉江濱江商務區的幾十幢樓宇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字句鏗鏘、浪漫十足!

    泉州這座城市的浪漫與情懷,還鐫刻在每位青年人才的心中。人才節期間,西街、真武廟、余慶樓迎來了3場屬于青年人才的音樂會,泉臺兩地的音樂人、樂隊、街頭藝人傾情演出,結合閩南傳統文化戲劇展演和泉州人才環境宣介,海峽兩岸青年人才與市民齊聚一堂,共赴一場跨越山海、聯結兩岸的音樂盛宴。

    泉州是著名的僑鄉,950多萬泉籍華僑華人遍布世界。本屆人才節舉辦了“僑聚菁英 鏈動霓裳”僑界人才資本項目對接活動,吸引僑界青年人才、紡織服裝產業鏈企業代表、高校科研機構學者、金融機構及行業協會代表等參與。活動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僑界資源嫁接本土產業鏈,加速海外創新要素與本土產業深度融合,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關鍵詞四 人才集聚快

    “泉州愛人才、人才愛泉州”深入人心

    一個對人才滿懷尊崇的城市,必定是一個充滿發展活力的城市。從量身定制的政策支持,到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泉州以全方位保障體系,用心用情解決人才急難愁盼的“心頭事”,讓“泉州愛人才、人才愛泉州”深入人心。

    如何破解人才服務“信息不對稱、服務不高效、資源不協同”等痛點?人才節期間,“海絲泉州·人才港灣”信息平臺3.0版系統正式上線,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新的版本秉持“智聯政策、智享生態、智匯平臺”理念,打造智能交互、全鏈高效的人才服務體系,讓人才在泉州感受到“泉愛才”的誠意與溫暖。

    “升級后的‘海絲泉州·人才港灣’信息平臺3.0版更懂我了,特別是智能AI助手‘港港’的精準和耐心解答,讓我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翻人才政策、查條文、比對文件,很暖心!”近日,華僑大學2025屆畢業生陳同學體驗AI助手“港港”后說道。

    環境好,人才聚。如今,泉州“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堅定選擇泉州、扎根泉州、奮斗泉州。

    “從歐洲頂尖實驗室到泉州科創高地,我帶著全球科研積淀,投身泉州創新浪潮!”清源創新實驗室正高級研究員張福蓊表示,“這里,每一克材料的革新都在重塑產業格局,每一份青年智慧都在書寫大國重器的時代答卷。我期許,以納米精度定義未來,用全球視野領航智造。”

    “泉州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優渥的營商環境,助力我們一步步躋身全球紡織輔料生產企業的引領者。”作為在泉州民營經濟浪潮中成長的創三代,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施展鴻說,“我們深知人才是民營經濟永續發展的核心動能,將始終以開放姿態擁抱青年智慧,與泉州新生代共織世界級紡織鞋服產業的新篇章!”

    第三屆“泉州人才節”已經圓滿落幕,但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不僅是人才節的相識相知,更是365天的風雨同舟。展望未來,泉州將一如既往,用禮遇致敬人才、用誠意擁抱人才、用暖心舉措引聚人才,讓每一位奮斗者在這片創業熱土上書寫不凡、成就夢想!(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吳宗寶 通訊員 林小宇)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真我 Neo7 Turbo 正式發布:透明后殼+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察隅县| 安宁市| 武冈市| 成都市| 玛多县| 沾益县| 太保市| 武义县| 定安县| 和林格尔县| 常熟市| 红桥区| 扬州市| 庄河市| 宁南县| 贵溪市| 嘉义市| 菏泽市| 丹巴县| 哈巴河县| 上犹县| 临桂县| 南康市| 邵武市| 江安县| 云安县| 西畴县| 安阳县| 扎兰屯市| 都江堰市| 石渠县| 河北省| 文成县| 左云县| 宜宾市| 志丹县| 专栏| 柞水县| 库伦旗|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