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泉州古城常態化演出啟動

    專業劇場與廣場多點式演出結合 全年開展超千場次

    從即日起,泉州古城常態化演出全面啟動,全年演出超千場次,專業劇場與廣場多點式演出結合,合力打響“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和“閩南戲窩子”品牌。

    據悉,泉州古城常態化演出采用多點式,讓廣大市民和游客走進古城,隨時隨地可以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主要演出地點有:梨園古典劇院、泉州南音藝苑、泉州天后宮古戲臺、通政巷泉州嘉禮館、府文廟廣場、肅清門廣場、威遠樓廣場、李文節祠等。

    “五一”前后 演出近百場

    千年古戲,一脈相承。27日,首屆海絲泉州戲劇周——2023年全國南戲展演活動將在泉州舉行,匯集了來自全國的16個南戲及古老劇種、18個表演團體、42個經典劇目及折子戲,包含《王魁》《琵琶記》等南戲早期劇目,以及“荊劉拜殺”四大南戲名劇,將成為繼蘇州“昆山百戲”展演活動之后,中國規模最大的古老劇種薈萃的戲曲盛會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活動中的柳子戲、蒲劇、弋陽腔等多個劇種是第一次來福建、來泉州演出,讓市民群眾與中外游客在“五一”期間可以飽享戲曲藝術大餐。

    首屆海絲泉州戲劇周將成為泉州古城常態化演出強勁的開局。“五一”前后,泉州將開展近百場次文藝演出,連日來相關演出已陸續開演,泉州梨園戲、南音、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和閩南歌舞齊上陣,為海內外戲迷、游客展示泉州人民的熱情。

    專業劇場每周有好戲

    據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泉州古城常態化演出旨在豐富泉州古城旅游業態、繁榮夜間經濟,展現和弘揚泉州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古城旅游文化內涵,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在古城實現傳統文化演出多點開花的目標。

    位于市區新門街的梨園古典劇院和泉州南音藝苑,是我市較早投入使用的專業戲劇演出場所,受到海內外戲迷們的喜愛。此次海絲泉州戲劇周大部分演出將在梨園古典劇院舉行。

    今后,由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和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在梨園古典劇院和泉州南音藝苑組織演出活動,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安排3次折子戲演出或互動研學活動,周五至周日常態化開展文藝精品公益性演出,傳統節假日還將另外增加演出場次,讓海內外戲迷和廣大游客可以更好地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

    同時,市區通政巷嘉禮館和泉州木偶劇院小劇場(待修繕重新開放)也將開展常態化演出和沉浸式研學互動體驗。

    天后宮再現“城南廟會”

    此外,在泉州天后宮將打造“城南廟會”。今后天后宮古戲臺和德濟門廣場每月農歷初一、初二、十五、十六,“五一”、國慶黃金周及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九月初九(媽祖羽化升天日)等重要節點均有演出。

    演出內容以高甲戲、打城戲和非遺項目為主,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將在天后宮古戲臺進行高甲戲折子戲、打城戲折子戲傳統劇目公益性演出。同時,還將組織非遺傳承人展示南音、南拳、南戲等,增強古城南片區文化藝術氛圍,召集傳統工藝、傳統美術、傳統小吃、老字號等非遺攤位進駐德濟門廣場,豐富古城南片區群眾文化生活。

    府文廟每年演出超200場

    泉州府文廟李文節祠5月1日起將“整裝”再出發,每年開展不少于200場的公益性演出,傳統節假日增加演出場次。

    泉州市曲藝家協會配合重要節假日演出。今年“五一”期間,泉州市曲藝家協會將在李文節祠舉行“古城薰風管弦鳴”——2023年南音大會唱活動,弘揚南音非遺文化,助力提升古城整體文化氛圍。

    同時,府文廟廣場百姓大舞臺也將升溫,由泉州市藝術館牽頭,在府文廟廣場舞臺,通過社團、社區群眾、縣區文化館選送等形式,組織各種類型的演出、展示、比賽及匯演,擬開展小品小戲展演、“群益新韻”文藝匯演、“才藝大比拼”、“府文廟之夏”、傳統精品展、街舞廣場舞大賽、民間木偶專場及“我們的節日”匯演等多種形式活動,4月—12月計劃演出68場。

    肅清門廣場展示非遺文化

    古城肅清門廣場將打造成為活態展示非遺文化和民間“絕活”的平臺,今年5月1日起,每周至少3天開展常態化演出,將組織街頭藝人、新銳樂隊唱奏、閩南歌舞、閩南童謠、南拳、答嘴鼓、泉州講古等多形式演出,傳統節假日期間根據游客流量適當增加演出場次。

    肅清門廣場展演將以閩南特色文化、傳統非遺項目展示為主,包括傳統曲藝、非遺體驗、美食文化、縣域特色文創市集、民間藝人“絕活”展示等,加強與游客的互動,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高手在民間”的閩南活態非遺文化魅力。

    “威遠樓之夏”常態化演出

    市區威遠樓廣場將在原有“威遠樓之夏”戲劇匯演季的基礎上做常態化演出,由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中心和泉州市威遠樓文物保護所邀請全市各縣(市、區)高甲戲、掌中木偶戲、南音等文藝團體參與展演。今年5月—10月計劃演出50場,演出時間為每周五、周六晚上,傳統節假日、特定活動日等根據具體情況增加演出場次。(泉州晚報記者 陳智勇 通訊員 曾世彬 馬寧)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牙克石市| 芦溪县| 尖扎县| 军事| 江永县| 玉溪市| 安塞县| 城固县| 白水县| 施秉县| 昂仁县| 依兰县| 舟曲县| 湄潭县| 家居| 古蔺县| 呼玛县| 隆子县| 佛山市| 金沙县| 乌拉特后旗| 工布江达县| 大城县| 广州市| 尼木县| 吉首市| 兴海县| 鄂温| 沭阳县| 南皮县| 汝南县| 慈溪市| 靖远县| 漳浦县| 高尔夫| 张家川| 深圳市| 庄河市| 鹿邑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