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越劇《甄嬛》來泉獻演 兩朵“梅花”競艷

    越劇《甄嬛》精彩演出

    華麗唯美的舞臺、輕紗薄羅的華裳、委婉傳情的演唱……上周末,上海越劇院攜越劇《甄嬛》在泉州大劇院連演兩晚,分上、下本講述一場跌宕起伏、哀怨纏綿的故事,贏得現(xiàn)場觀眾如潮好評。

    越劇《甄嬛》圍繞甄嬛與清河王私情泄露、甄嬛與皇帝愛恨糾葛、甄嬛與華貴妃恩怨了結(jié)等情節(jié)展開,選取了“入宮冊封”“失子出宮”“清河王雪地護甄嬛”“眉莊與溫實初定情”“重逢回宮”“滴血驗親”等幾個精華章節(jié),著墨于美好的愛情和友情故事。

    76集電視劇濃縮成5個小時越劇

    越劇《甄嬛》由實力派越劇表演藝術(shù)家共同演繹,其中,王志萍、錢惠麗、黃慧、陳穎等為國家一級演員。王志萍作為著名“王(文娟)派”花旦,曾獲第二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錢惠麗為著名“徐(玉蘭)派”小生,曾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從151萬字的小說到76集的電視劇,再到約5個小時的全本越劇,2013年,上海越劇院結(jié)合原著小說,將火遍全國的電視劇《甄嬛傳》改編成越劇《甄嬛》。首演至今10年,該劇已成為上海越劇院最受歡迎的劇目之一,有許多年輕觀眾更因為《甄嬛》而喜愛上了越劇。

    “流派多樣性是越劇作為全國第二大劇種的特色之一。《甄嬛》由多個流派藝術(shù)家共同演繹,以高超的表演藝術(shù)塑造出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扣人心弦,精彩迭起。”上海越劇院紅樓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樊婷婷說,越劇最大的特色就是所有角色都是由女演員飾演,就連皇帝也是女演員扮演的。

    “梨園戲與越劇可以相互借鑒”

    演出前,2023泉州大劇院芳華藝術(shù)系列活動——“走進非遺文化”上海越劇院越劇藝術(shù)分享會在泉州藝術(shù)學(xué)校舉行,樊婷婷到場分享了精彩的越劇藝術(shù)導(dǎo)賞,為該校戲曲專業(yè)的學(xué)生及泉州戲曲愛好者獻上了一場富有文化韻味的視聽盛宴。

    “如果說京劇、秦腔、梆子等劇種的音樂唱腔高亢激越,好似大江東去,那么越劇的音樂唱腔纏綿委婉,就猶如小橋流水。”分享會上,樊婷婷圍繞越劇“優(yōu)美細致、詩情畫意”的風(fēng)格特色,從越劇發(fā)展歷史、劇目特點、表演藝術(shù)、音樂唱腔等方面一一進行介紹,還為現(xiàn)場觀眾普及了越劇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舞臺背景布置、服化道(即服裝設(shè)計、化妝、道具與布景)等方面的越劇文化知識,讓大家對越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泉期間,樊婷婷一行還走進古城西街、開元寺、關(guān)岳廟等地,感受泉州的煙火氣息。“泉州傳統(tǒng)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戲曲資源豐富,此前在上海觀摩曾靜萍老師表演的《董生與李氏》,表演得非常細膩。”樊婷婷認為,梨園戲與越劇表演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借鑒。

    分享會上,樊婷婷還現(xiàn)場觀看了高甲折子戲《妗婆打》表演,并為泉州戲劇點贊。(泉州晚報記者 陳智勇 通訊員 龔書韶 劉振聲 文/圖)

    責(zé)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xué)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宜兰县| 布尔津县| 霍林郭勒市| 乌海市| 山丹县| 枣庄市| 涪陵区| 抚顺县| 济南市| 信宜市| 信阳市| 象州县| 宁国市| 焦作市| 通州区| 互助| 拜泉县| 长汀县| 南召县| 石嘴山市| 闽侯县| 满城县| 青岛市| 铅山县| 长岛县| 沁水县| 汾阳市| 博罗县| 嵊州市| 建水县| 永登县| 抚州市| 遵义市| 博乐市| 万州区| 武威市| 东辽县| 湖口县| 潮安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