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論文寫在泉州大地上 讓成果留在泉企車間里
近年來,為更好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泉州采取“一院一策”模式,引進共建一批大院大所,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22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劉建洋深入部分院所,看望科研人才,調研推進科技創新工作。
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在伺服電機控制、人工智能、移動定位導航等領域具備領先研究水平,集聚來自海內外知名院校的400名科研人員。劉建洋詳細詢問人才團隊結構、技術研發進展、服務企業項目等情況,鼓勵科研單位與生產企業加大良性互動和深度融合,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定制化設計研發,轉移轉化更多創新成果。
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晉江院集研發設計、標準檢測、服務推廣為一體,構建皮革制鞋行業技術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服務企業近600家。劉建洋走進鞋用彈性體研發中心和制鞋智能制造示范車間,詳細了解研發項目、專利數量等情況,寄望研究院結合泉州產業,加大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和市場拓展,實現科研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大化。
泉州湖南大學工業設計與機器智能創新研究院、泉州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特種機器人研發中心與高校聯合攻關關鍵技術,扎根泉州產學研一體發展。劉建洋與負責人和科研人員深入交談,了解日常運行、項目研究等情況,希望進一步發揮研發優勢,從泉州特色產業中找準切入點,將更多技術就地轉化,依托制造業基礎更好生成產品、做成產業,幫助企業解決瓶頸、轉型升級。
調研中,劉建洋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結合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引導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要立足實際、聚焦重點,結合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明確“卡脖子”攻關方向和重點任務,推動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做大做強現代產業體系。要集智聚力、引才興業,深入開展“涌泉”行動,穿透兌現更多激勵政策,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研究型、創新型、實用型人才集聚泉州,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成果留在車間里。
市領導施宇輝、張文賢、汪志紅參加相關活動。(泉州晚報記者 陳林森)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讓孩子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德化縣第五實2022-06-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