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內容涵蓋了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及高等教育各階段。有了資助政策,貧困學子如何申請?昨日,為方便群眾、進一步提高知曉度,記者采訪泉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詳細解讀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相關助學政策。■記者 郭曉冰 通訊員 劉少偉

    因類施策 精準資助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學生資助分為“獎助貸、勤補免”6種形式,主要包括獎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學費減免、學費補代償等。

    ★學前教育:用資助券代替現金

    學前教育方面,政府資助政策分兩檔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發放資助券,覆蓋范圍不超過在園幼兒人數的3%:一檔為孤殘、低保家庭、烈士優撫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幼兒,每生每年2000元;二檔為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幼兒,每生每年1000元。

    ★義務教育:三免一補及營養餐

    據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資助主要有:一是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全面免學費。

    二是免費提供教科書、新華字典及作業本。

    三是實行營養改善計劃,即對農村義務教育公辦寄宿制學校寄宿生、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寄宿制學校中低保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寄午餐學生,按每生每年1000元標準進行營養餐補助。

    四是寄宿生生活補助,即對城鄉公辦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原則上不超過寄宿生數的15%)按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給予生活補助。

    ★普通高中:按在校生10%發助學金

    普通高中助學,分兩檔對不超過在校生10%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助學金:一檔為孤殘、低保家庭、烈士優撫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每生每年為3000元;二檔為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生每年為1700元。

    對在民族中學和民族班就讀的少數民族初、高中學生實行“少數民族學生助學金”制度,補助標準為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高中每生每年1600元。

    ★中職教育:全面實施免費教育

    中等職業教育是學生資助中資助力度最大的一環,不分公辦民辦均免除學費,且助學金不分檔。對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及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2000元。對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一、二、三年級學生實施免費中等職業教育,因免除學費導致學校收入減少的部分,由財政按照享受免學費政策的人數和免學費標準補助學校。

    ★高等教育:獎學助學多管齊下

    高等教育方面,學生資助工作主要是獎學、助學、勤工助學等方式多管齊下,幫助貧困學子更好地完成學業,成長成才。具體包括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士兵學費貸款補代償及學費資助、高校提取資助經費、綠色通道、勤工助學等十余項內容。

    教育部門要求高校在招生工作和錄取通知文件中,附上相關資助政策,供學生們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申請。

    申請細則可咨詢 當地學生資助中心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泉州學生資助工作面臨總量大、外來人口多、山海地區差異較大等困難,總體采用動態比例、總量控制,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據初步統計,2016年,泉州市發放學生資助資金2.76億元,覆蓋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惠及學生162.35萬人次。泉州市中職教育在全省率先實現生均經費提標,達到年生均2600元,超過省定的年生均2100元的標準。

    據悉,市教育局要求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及各類學校定期印發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手冊,張貼于學校醒目位置、官方網站或者錄取通知文件中,進一步簡化申報流程,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不斷暢通助學渠道。該負責人提醒,目前全市已建成13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如對具體申請細則存在疑問,可咨詢學校老師或當地教育局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責任編輯:林航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阳朔县| 鹤峰县| 漳浦县| 龙江县| 延津县| 蒙城县| 建宁县| 临邑县| 辽宁省| 贵阳市| 胶州市| 马边| 揭阳市| 商丘市| 永康市| 封开县| 乳源| 黄梅县| 上高县| 江都市| 潢川县| 鸡东县| 板桥市| 兰州市| 光泽县| 会理县| 封丘县| 行唐县| 龙井市| 封开县| 安龙县| 平远县| 资阳市| 霍城县| 嘉善县| 沅江市| 慈溪市| 富川| 合作市|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