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為減少塑料垃圾污染,國家開始實施“限塑令”,其具體內容包括: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如今,8年過去了,“限塑令”執行如何,筆者在近日進行了走訪。
“限塑令”形同虛設
昨日上午8點整,在韭菜園市場門口,筆者發現不少市民進入市場時雙手空空,而出來時手里都拎著大大小小裝著蔬菜、水果的塑料袋。市民王女士稱,“限塑令”剛出來時也用過自己準備的購物袋,但是沒堅持幾天。“我總不可能天天隨身帶著購物袋,現在去超市都是直接花錢買袋子,至于農貿市場,都是免費給的。”隨后,筆者走進市場看到,許多攤位旁都掛著一摞摞塑料袋,購買蔬菜、水果的市民可以自助取用這些塑料袋。一位攤主稱,在市場里無論是賣菜還是賣水果,都會免費提供塑料袋,“不給塑料袋,生意沒法做!有的顧客嫌一個塑料袋不夠,還讓我多拿幾個。”
而在我市各大型超市中,塑料袋已實現有償使用,但購物后再買個塑料袋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在超市里,除了收銀環節,塑料袋的“身影”無孔不入。在超市蔬果、米面、零食售賣區,消費者可免費使用塑料袋,這些塑料袋無限量供應,有不少消費者都超出實際所需拽走一串塑料袋。“收銀臺的塑料袋需要付費,因此他們都來這里拿免費的袋子。”超市售貨員說。
消費者的不環保習慣
那么,“限塑令”的執行為何如此之難呢?據了解,在“限塑令”施行之初,我市部分市民響應政府提出的環保倡議,嘗試過自帶菜籃子或環保袋,但像一陣風似的,之后又自然冷下來。
采訪中,多數市民認為,商家提供免費塑料袋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需要為塑料袋買單,花幾毛錢也無關痛癢。“要是購物過程中少了塑料袋,簡直寸步難行。有需求就有市場,現在塑料袋依舊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限塑令’出臺后,沒見市民的塑料袋使用量變少,但商家借著‘限塑令’倒是賺了不少。”我市市民杜平認為,超市的塑料購物袋雖然一個只需要幾毛錢,但大家每天在超市里消耗的塑料袋足以給商家帶來巨大效益。而在農貿市場里,商家免費提供塑料袋給消費者卻是行情,這也給不少塑料供應商提供了商機。
自從“限塑令”出臺后,提倡使用環保袋、重復使用塑料袋的宣傳加大,很多企業和機構在進行宣傳活動時也會將環保袋當作小禮品免費贈與市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儲備環保袋,但是為何還是無法“限塑”呢?其實,“限塑令”的生效有賴于消費者自律,有賴于提高消費者環保意識,而消費者的自律有賴于政府的引導和善意的政策。對此,有市民建議,要解決目前“限塑令”所面臨的困境,政府除了要做好相關宣傳引導外,還應嚴格監控批發、零售、消費等環節。唯有在嚴格執行罰則、政府承擔責任等多種合力下,才能讓“限塑令”令行禁止,深入民心,不再我行我“塑”。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