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龍巖新聞
    分享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6月8日訊(本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徐德智 溫連光)距離長征勝利80周年的日子越來越近,龍巖市檔案局(館)正加緊籌劃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相關展覽,長征中的閩西兒女是展覽的主題和重點。

    “紅色文化是閩西最大的特色,我們基本上每年都要舉辦類似紅色主題的展覽。”龍巖市檔案局局長黃玲說,近年來,他們不僅征集到300多件龍巖紅色檔案資料、5000多張珍貴紅色歷史照片,而且每年都要利用這些珍貴檔案資料舉辦展覽,“這樣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閩西紅色歷史,讓紅色文化代代相傳”。

    充分利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不斷宣傳紅色歷史文化,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是龍巖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的又一重要舉措。

    時代在變,宣傳紅色文化的方式隨之而變。在打造紅色文化品牌過程中,龍巖注重把黨的發展變化同干部群眾的成長、閩西地方歷史結合起來,并善于運用傳統媒體、互聯網、文化活動等渠道,用群眾喜聞樂見且與時代同步的手段宣傳紅色文化,拉近紅色文化與當地群眾的距離,增強紅色文化感染力。

    黨史部門著力抓好“海西紅色在線——中共龍巖歷史網網站”建設,辦好《閩西黨史季刊》,定期在相關媒體開辦黨史宣傳專欄,并利用手機APP、掌上龍巖客戶端等宣傳紅色文化,使當地群眾更了解龍巖的光榮歷史;積極策劃小說、詩歌、書畫、舞蹈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紅色文化;利用“七一”“八一”等革命傳統節日,組織好紅色文化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軍營等“六進”活動,讓紅色文化、紅色傳承在潛移默化中入腦入心……

    2012年開始,龍巖創辦“中央蘇區發展大講堂”,每月邀請中央黨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到大講堂進行專題輔導,現已舉辦大講堂35場。這些專題輔導既緊扣閩西紅色歷史的脈絡,又緊追時代發展的最新趨勢和潮流,對當地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提升站位、拓展視野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央蘇區發展大講堂’立足閩西的歷史和現實,又把一些先進的發展理念傳播給我們,對提升我們基層黨員的眼界、解放思想很有用,每次開講只要我在龍巖都會去聽。”龍巖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社區黨委書記章聯生說。

    近年來,龍巖市委組織部還先后牽頭組建福建古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培訓中心、福建古田公務員特色實踐教育基地培訓中心、龍巖市紅色古田培訓服務中心,利用7個市級教學點為核心重點、123個現場教學點為基礎的紅色培訓基地群,通過開展情景教學和走紅軍路、唱紅歌、吃紅飯體驗式教學,重溫《古田會議決議》《才溪鄉調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等紅色著作的形式,開展黨員干部紅色教育培訓,目前已培訓全國各地的黨員干部數萬人,離建設與延安、井岡山齊名的全國黨員干部教育基地的目標越來越近。

    “‘振綱立紀,成德達材’這副對聯,反映我們客家人忠孝仁義禮智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這與我們閩西悠久的紅色傳承也是相通的。”2日,龍巖市永定區業余講師團成員、振成樓樓主林日耕用樸實的語言向來自湖北的客人宣講客家家訓和當地的紅色歷史。組建業余講師團,以“百姓講、講百姓、百姓聽”的全新宣講方式,吸收來自民間的名人、文人、能人為宣講骨干,深入農村、社區、旅游景點開展宣講活動,用他們的故事、百姓的語言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傳統、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提升紅色文化凝聚力的一個重要舉措。目前,龍巖共組建各類宣講隊伍50多支,宣講骨干500多人,開展活動1000多場,受眾10多萬人次。

    宣傳紅色文化,還要“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20多年來,閩西紅土地培養出一批諸如傅柒生、林炳玉等專家型紅色古田、紅色閩西代言人,他們以出書論著、上課講學、研討交流等方式宣傳紅色閩西,使閩西紅色課堂成功“走出去”傳遞正能量;開展全國新聞單位夜班編輯赴閩西“重溫長征史,重走長征路”采訪交流活動,讓閩西的紅色文化通過主流媒體走向全國、全世界、不斷擴大影響力……

    責任編輯:李牧晨

    相關閱讀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洋中派出所深入轄區企業開展“5.15”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苗栗县| 昌吉市| 阿克| 来凤县| 营口市| 扶余县| 淄博市| 金堂县| 尼木县| 广州市| 毕节市| 垫江县| 牟定县| 阿克陶县| 交城县| 苗栗县| 屯留县| 阿克陶县| 孟州市| 曲水县| 石河子市| 甘泉县| 晋宁县| 新河县| 潞城市| 如皋市| 宁津县| 定兴县| 浏阳市| 克山县| 称多县| 伊川县| 邢台市| 和政县| 榆树市| 鹰潭市| 兴宁市| 海丰县| 金坛市|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