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印發,圍繞種植養殖、食品生產、食品流通等九大方面,制定27條措施,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根據方案,營造高效便捷營商環境。將食品生產許可等6項食品許可審批事項納入證照聯動辦理,推動市級精品一件事“注銷超市、餐館、便利店一件事”集成辦理。大力推行“一網通辦”“一窗受理”“告知承諾”“證照聯辦”等模式,最大限度壓減辦理時限、申請材料等,持續提升審批服務效能。
從源頭上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嚴格食品(含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審批,嚴把現場核查關,定期公示注銷的證書情況。通過開展制售假劣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肉制品、食用油市場秩序。委托第三方開展風險評價工作,抽取不少于60家糕點、速凍食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品等高風險食品生產企業,發現并防范食品安全風險,推動食品生產企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以無堂食外賣、連鎖餐飲品牌外賣為重點業態,以發生過食品安全事件、被投訴舉報多或差評多、多批次監督抽檢不合格、受過行政處罰的外賣經營者為重點對象,進一步規范提升線上線下經營行為,壓實外賣餐飲、連鎖餐飲企業總部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持續開展高風險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風險評價。加強景區景點、商業街區等人員聚集場所餐飲服務安全監管。全力保障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
加強對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風險排查防控。配合省市場監管局開展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體系檢查,深化企業關鍵點遠程非現場監管工作。幫扶協助企業開展在產在售“無有效期和無產品技術要求”保健食品換證工作。
依托全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臺,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在落實法定檢查頻次的基礎上,鞏固拓展食品安全領域檢查執法“四項改革”成果。準確客觀評定監管對象的信用風險等級,確定監督檢查頻次,確定監管對象更加精準公平。建立“一清一導一報告”工作機制,切實減輕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基層負擔,實現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綜合查一次”。完善執法賦能“兩張清單”制度,建立監督檢查后評價制度,強化跟蹤問效。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舉一反三,將檢查結果與風險等級評定、檢查頻次、抽檢頻次和信用獎懲有效銜接,確保監督檢查措施更加精準,有效解決區域性、行業性問題。
試點建立網絡市場主體分級分類監管體系。強化網絡訂餐平臺監管,督促經營者亮照、亮證、亮規則經營。創新直播電商平臺監管機制,規范主播及其服務機構營銷活動,強化直播電商信息監測。開展新興業態抽檢監測,及時發現處置風險隱患。(記者 沐方婷)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出臺27條措施守護“舌尖上的安全”2025-08-20
- 泉州治理“餐桌污染”專項檢查全面合格2021-08-26
- 福建:糧儲系統出臺治理“餐桌污染”方案2021-08-10
- 福建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治理“餐桌污染”等工作2021-04-11
- 福州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出爐2020-06-13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福建印記】福建治理餐桌污染 筑守“舌尖上的安全”2019-10-15
- 福建整治“餐桌污染” 多地市建餐廚垃圾處理廠2017-03-24
- 19個餐桌污染治理項目達標 食品安全形勢仍嚴峻2017-01-08
- 寧德治理“餐桌污染” 查處食品領域違法案件207起2016-10-13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