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四組雨水回收系統,年節水16萬噸,創建1285家省級節水型單位……
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這樣煉成
在福州東部集中辦公區,四組雨水回收系統高效運轉,每年匯聚凈化約16萬噸“天水”——相當于注滿80個標準泳池的寶貴資源。這些再生水源源不斷地滋養著園區綠植,用于道路沖洗……成為福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榮膺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傳承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積極探索公共機構節水新路徑,加快建立多元化節水機制,持續鞏固節約型機關和水效領跑者建設成果,奮力打造機關節水范例。
東部集中辦公區安裝智能噴灌系統,實現每年節水20%。記者 林雙偉 攝
數字賦能
用“智慧大腦”管好每一滴水
眼下,烏山機關大院的物業人員只需輕點屏幕,就能實時掌握各樓棟的用水數據。這套名為“數字烏山”的數字化管理系統,通過二次供水改造、智能NB-IoT水表和可視化水箱液位控制裝置,從源頭堵住老舊設備“跑冒滴漏”頑疾。讓用水監測告別“人工抄表易出錯”的歷史。
東部集中辦公區的“智慧節水系統”則更顯巧思。一套集“借江調溫”與“智能灌溉”于一體的智慧節水系統,成為水資源高效利用的標桿,創造性利用閩江水溫恒定特點,建成大型江水源熱泵系統,為33萬平方米辦公空間提供四季空調服務。針對2.7萬平方米的辦公區綠地,利用智能噴灌系統,實現“按需供水、精準噴灌”,年節水率躍升至20%,讓“大水漫灌”成為過去時。
從單點突破到全域管控,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依托全國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綜合信息平臺構建的“能耗一張圖”平臺,實現全市公共機構用水數據的動態監測、智能分析與精準優化。
機制保障
多舉措激活節水“內驅力”
如今,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成為福州市各級黨政機關的“綠色政績”指標,已連續六年納入全市績效考核專項督查項目,形成有力的剛性約束。
除此以外,柔性引導同樣潤物無聲。2024年以來,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黨員干部“送策上門、服務下沉”,開展上門督查及線上線下服務指導200余次,推動節水理念從“被動執行”加速向“主動擔當”轉變。
不僅如此,該局還會同發改、水利等職能部門,通過政策協同、標準制定、資源共享等方式,將節水目標有效融入機關運行保障全鏈條,推動節水工作從“單兵作戰”升級為“系統治理”,形成長效機制。
示范引領
讓節水理念深入人心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市水利局,在全市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全面推行“節水型單位”建設,充分挖掘市、縣兩級機構潛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兩批次共1285家省級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正朝著2025年底“市級黨政機關全覆蓋、市屬事業單位過半”的目標加速邁進。
示范的價值不僅在于“立標桿”,更在于“傳經驗”。2024年,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選送的節水案例《實現部門聯動與科技應用相統一》被水利部評為“2023年中國節水經典案例”,并以此為契機,將案例經驗轉化為全面行動的向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節能宣傳周里,節水宣講進機關;世界水日前后,知識競答掀熱潮;微信公眾號上,節水妙招勤推送……干部職工化身“節水使者”,進社區、訪校園、駐鄉村,播撒節水的種子,讓節水理念穿透機關圍墻,融入城市肌理,成為更多榕城市民的共同行動。
“獲得‘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榮譽稱號,對我們而言既是肯定,更是責任。”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持續加強節水管理,創新節水技術,勇當綠色發展“排頭兵”,以點帶面凝聚社會各界節水共識,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助力“生態福地、美麗福州”建設中奮勇爭先、多作貢獻!(記者 曾慶賢)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建又添6處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2024-06-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鼓樓區五鳳街道組織開展“薪火杯”紅歌2025-08-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