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零糖”“零添加”這標簽不靠譜

    國家發布新規,并給相關企業留出兩年過渡期

    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的指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這項規定給相關企業留出兩年過渡期,從2027年3月16日開始執行。

    3月31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一些商品特別是果汁、酸奶、調味品等,以“零添加”“零蔗糖”等為噱頭,產品包裝上“0”字十分醒目。

    “零糖”“零添加”顯眼

    3月31日下午,記者走訪發現,“零概念”商品在商超里很顯眼。

    福州五四北的一家超市冷藏柜臺,君樂寶一款簡醇酸奶標注著大大的“0”字,并寫著“0添加蔗糖”“怕蔗糖,喝簡醇”。但在配料表里,記者看到,這款酸奶還是含有聚葡萄糖、木糖醇、三氯蔗糖。至于蔗糖,該產品背面寫著:“蔗糖含量:未檢出(依據GB5009.8第一法)。”另外一邊擺著另一款寫著“0添加蔗糖”的君樂寶簡醇酸奶,配料表顯示含有赤蘚糖醇、木糖醇和三氯蔗糖。

    在飲料方面,不少飲料也主打“0糖”。如元氣森林的氣泡水顯示“0糖”,但配料表中顯示含有赤蘚糖醇、甜菊糖苷、三氯蔗糖??煽诳蓸?ldquo;纖維+”汽水號稱“0糖0脂肪”,但配料表顯示添加了阿斯巴甜、安賽蜜、蔗糖素。

    除了“零糖”,“零添加”也是不少商品的賣點。

    在一家超市的調味品柜臺,“零添加”標識幾乎成為主流。整整一個柜臺,都是大大的“零”,非常搶眼。

    比如,近日因媒體送檢事件備受關注的千禾味業,旗下各種“千禾0”產品琳瑯滿目,商品介紹中含有“零添加”“0添加防腐劑”等表述,宣稱不使用味精、色素、防腐劑等;部分舊包裝瓶身的“0”字里,還直接寫著“零添加”。松鮮鮮的金標松茸鮮醬油標著醒目的“0添加”“0防腐劑”“0甜味劑”“0農殘”,在產品背面解釋道:“0添加、0防腐劑、0甜味劑是指本產品生產過程中無添加且成品中未檢出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三氯蔗糖、安賽蜜。”此外,還有水塔老陳醋、海天金標蠔油等眾多產品,都在顯眼位置打著“零添加”標識。

    “0字號”商品易誤導

    那么,這些“0糖”“0添加”的食品真的是什么也沒有添加,并安全健康嗎?

    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與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邱彬表示,“0糖”可能僅指不添加蔗糖,但可能含有代糖或其他甜味劑;“0添加防腐劑”可能掩蓋了產品本身通過高鹽、高糖等天然方式防腐的事實。另外,“0添加”并不等于更安全或更營養,合規添加劑經過嚴格風險評估,合理使用不會危害健康,而某些“0添加”產品可能因缺乏必要防腐措施導致微生物超標。部分消費者誤認為“無添加”等同于“更安全”,但食品工業中合規使用的添加劑(如防腐劑、抗氧化劑)本身是為保障食品安全而存在的。這類“0字號”標簽本質是利用信息不對稱制造營銷噱頭,可能干擾消費者對食品真實價值的判斷。

    那么,消費者應該如何正確選擇健康食品呢?邱彬建議,要關注配料表成分按含量降序排列,警惕前三位出現精制糖、氫化油等;營養成分表重點關注能量、脂肪、糖、鈉的含量及NRV%(每日參考攝入量占比);優先選擇少加工食品。(記者 江海 鄭錦鑾/文 江海/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秀山| 昔阳县| 南昌市| 卢氏县| 凤山市| 常熟市| 淄博市| 林芝县| 礼泉县| 朝阳县| 沂南县| 镇赉县| 台北市| 大英县| 石河子市| 兰考县| 瑞丽市| 彰化市| 赣榆县| 大邑县| 新丰县| 襄城县| 曲阜市| 五莲县| 嘉黎县| 景泰县| 永定县| 湖北省| 陇南市| 延津县| 玛纳斯县| 乌拉特中旗| 新泰市| 图木舒克市| 即墨市| 舞钢市| 北宁市| 侯马市| 阿瓦提县| 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