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近日,福建省觀鳥協會原生魚保育小組成員,在室內人工環境、室外仿生環境,成功繁育被列為“野外絕滅”的林氏細鯽。此舉填補了我國林氏細鯽仿野外繁殖的空白。

    林氏細鯽是中國特有的原生淡水魚,屬于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體長可達5厘米。歷史上,這種魚分布在香港新界,是香港特有種,在廣東的一些地方有零星分布。

    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林氏細鯽被列為“野外絕滅”,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魚類》中則被列為“野生絕跡”。

    2019年3月,福建省觀鳥協會原生魚保育小組成員張繼靈,在閩清的一條溪流中發現了林氏細鯽,確認為福建新記錄魚種,標志著這一曾被認為已野外絕跡的物種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該地區林氏細鯽的種群數量極少,當時僅有30尾至50尾。

    2023年,福建省觀鳥協會原生魚保育小組成員王平,對該溪流中林氏細鯽的分布、數量和棲息地進行詳細調查,發現林氏細鯽種群數量依舊稀少且面臨諸多生存威脅。

    為拯救這一極度瀕危的物種,2023年,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和福建省觀鳥協會原生魚保育小組聯合啟動林氏鯽人工繁育計劃。

    原生魚保育小組經過多次野采,最終獲得林氏細鯽種源37尾(公12尾、母25尾),由王平負責在室內環境及室外仿生態繁育池中繁育林氏細鯽。

    首次人工繁殖林氏細鯽為期90多天,未觀測到林氏細鯽產卵及孵化的幼苗。

    經過多次調整環境,林氏細鯽室內外繁育近期取得階段性成功:室內人工環境4批次繁殖林氏細鯽38尾;在戶外仿原生池定期的水箱相機監測中,陸續發現林氏細鯽幼苗。

    王平表示,人工環境下繁育階段性的成功,解決了林氏細鯽后續保育所需的苗種來源問題,不僅為林氏細鯽資源提供了必要的補充,也為其他瀕危魚類的有效保護提供了經驗。

    林氏細鯽體型較小且對水質敏感,可作為環境污染的指示生物,具有科學研究價值。人工繁育林氏細鯽可擴大其野外種群數量,最終達到解除瀕危狀態的目標。(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王平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焦作市| 韶山市| 孙吴县| 西宁市| 新蔡县| 阿巴嘎旗| 长泰县| 长沙市| 崇左市| 绍兴市| 苏尼特左旗| 荥阳市| 肇庆市| 城市| 普格县| 扎赉特旗| 丹棱县| 武清区| 法库县| 铜川市| 温宿县| 涟水县| 鸡东县| 延津县| 文登市| 呼伦贝尔市| 双流县| 泸溪县| 乌拉特后旗| 江阴市| 大化| 和林格尔县| 页游| 神池县| 德钦县| 肇州县| 巴彦县| 阿克陶县| 万州区| 锡林浩特市|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