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人民日報》夸城市綠道,央視贊內河治理

    福州生活有多美 逛逛水陸雙福道

    綠道串聯城市慢行系統、帶來美好綠色休閑生活,是百姓眼中實實在在的“福道”;內河游航線生態好、福韻濃,被形象地稱為“水上福道”。千年閩都,山水福地。這幾天,福州陸上、水上的“福道之美”先后在《人民日報》、央視亮相。

    15日,《人民日報》刊發報道《1370公里綠道讓山水人城更相融》,報道從賞綠、護綠、筑綠3個角度帶領全國讀者深度體驗福山郊野公園綠道,感受城市綠道建設為市民帶來的生態福氣;

    17日,央視新聞頻道在《美麗中國》欄目中,以《內河蛻變露生機 水韻榕城添新彩》為題,報道福州在水系綜合治理中煥發的城市新活力。福州內河游“水上福道”的詩畫美景,再次通過央視鏡頭與全國觀眾見面。

    《人民日報》和央視聯袂點贊的背后,是福州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久久為功。接下來,通過“報道點擊”和“央視原聲”,感受福州以一方山水造福百姓背后的不懈奮斗。

    跟著《人民日報》

    看綠道美景

    報道點擊:“在福州,像這樣串山連水的綠道共有超1370公里。福州依托城市內山水資源,串聯生態空間與公共空間,打造山體生態景觀步道、濱河親水步道、街區林蔭綠道等,供市民休閑健身、親近自然,將山、水、人、城融為一體,并形象地稱之為‘福道’”。

    福州作為:因山就勢 保護生態

    注重原生態自然植被,是福州城市綠道的顯著特色。以福山郊野公園綠道為例,它蜿蜒于樹木茂密的山體。如何保護山體的天然植被,是建設之初規劃及建設部門重點考慮的問題。最終,建設者堅持因山就勢,以最優線位匹配山地環境。施工過程中,建設者通過“模數化預制裝配”橋梁、路基段“多填少挖”、非爆破開挖公園隧道等創新工藝,達到保護原生態自然植被的目的,實現市中心繁華景觀與山林鄉野風貌遙相呼應。

    報道點擊:“建設過程中,我們在保護原生林樹種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林相改造,生態補植多個鄉土樹種,特別是酸棗樹、柿子樹等漿果類樹種,為小動物們提供更多食物。”

    福州作為:構建生物多樣性

    福山郊野公園綠道是福州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案例。得益于生物棲息地環境營造、林相優化、生態保護修復等方式,目前該公園已成為中心城區生物多樣性指標最豐富的區域。

    以林相優化為例,經過建設,福山郊野公園山體的植被種類由40多種提升至200多種,植物群落多樣性明顯增強。同時,根據調查報告,目前該公園內有兩棲動物及昆蟲500多種、鳥類100多種,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多種。去年,福山郊野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獲得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推介。

    報道點擊:“公園綠道能給市民提供休閑健身空間,也能引導孩子們認識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福州作為:凝聚護綠力量

    滿眼綠意的綠道,已成為福州傳播生態文明、凝聚護綠力量的一方生態空間。

    目前,福山郊野公園已組織“鳥類公益導賞”“生物多樣性在身邊”等現場活動與“發現身邊的自然之美”“濕地保護”等公益講座100余場。同時,通過開辟植物認種認養區,組織植樹活動,吸引更多人參與生態保護。

    跟著央視報道

    賞內河風韻

    央視原聲:福建福州水系發達,100多條總長超過200公里的內河交錯成網,這幾年,當地通過水系綜合治理,讓河道褪去污濁,喚醒滿城碧波。”

    福州作為:水岸同治 碧波繞城

    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條塊結合、齊抓共治”的治水方略,2016年福州啟動新一輪水系綜合攻堅治理。按照水岸同治、系統兼治的原則,福州在水中、岸上同步推行清淤、截污、清疏管網、治理污染源和實施城中村改造等,經過“一千零一夜”的攻堅治理,福州再現碧波繞城。

    近年,福州不斷提升治水成效,截至目前,城區已建成開放121條河道,總長度超250公里,與680公里濱河林蔭綠道、379個濱河串珠公園、5000多畝濱河公園綠地一起,為福州人串起“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幸福生活。

    央視原聲:“福州還充分挖掘水域資源,融入文旅經濟,開通多條內河游航線,形成各具特色的‘水上福道’,為有福之州增添了一張亮麗的生態新名片。”

    福州作為:福舟悠游 共享碧波

    2022年以來,福州發力打造“福舟悠游”內河文旅品牌,現已形成10多條特色內河游航線。如西湖—白馬河—東西河,以及三捷河、流花溪等。

    今天,生態好、福韻濃的內河游航線,被福州人親切地稱為“水上福道”。“舟游”福州也成為各地游客解鎖千年閩都的熱門旅游休閑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內河游不斷豐富文化內涵,傳播閩都文化。新型微動力龍舟的亮相與民俗、非遺主題的福文化游船演藝活動,不僅帶給游客獨特的文化體驗,也讓福州內河游一次次火出圈。

    央視原聲:“為了河道長治久清,福州內河管理工作也大膽創新……成立了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將原先分散的治水職能統一歸口管理。”

    福州作為:機制創新 長治久清

    2017年,福州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打破“九龍治水”格局,逐步構建“多水合一,廠網河一體化”的統一管理模式。這是福州在城區水系綜合治理上的一大創舉。

    在日常河道管理中,依托智慧調度,福州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利用閩江漲落潮水位差,對城區內河實施生態補水,每天兩次把1650萬立方米的閩江水引入城區內河,繞城一圈再出城,日常內河流速保持在0.2米/秒以上,做到“把水引進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一城“活水”成為市民游逛內河的一道生態景觀。(記者 李錦清/文 林雙偉 陳暖/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鼓樓琴湖社區開展主題當日活動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崇明县| 嵩明县| 团风县| 黄冈市| 凌源市| 沛县| 江陵县| 荔波县| 鸡东县| 景东| 安丘市| 大埔县| 明溪县| 隆德县| 揭东县| 湘潭市| 台北市| 大姚县| 通化县| 漳平市| 固始县| 勃利县| 南丹县| 石门县| 馆陶县| 海原县| 淮阳县| 凤城市| 惠水县| 图木舒克市| 邯郸市| 浦东新区| 天津市| 衡水市| 武宁县| 江阴市| 曲松县| 雷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