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建臺灣一衣帶水,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福州作為閩都文化的發源地,借助“五緣”優勢,榕臺兩地民間交流向來熱絡,在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著巨大潛力。為進一步加強兩岸人文交流與聯系,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樓文體旅今起特別推出“閩都臺緣”系列,盤點介紹兩岸歷史上重要的文物、名人、非遺等,為廣大網友打造一扇獨特的閩臺歷史文化展示窗口。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1854年1月,嚴復出生在福建侯官(今屬福州)。畢業于福州船政學堂并于留學歸來后任教,1912年出任北京大學首任校長。

    提起嚴復,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中國西學第一人”,殊不知嚴復及嚴復家族,為兩岸交流合作發揮了突出作用。《天演論》,為國人打開了認識世界的窗口,他一生也曾多次和臺灣有交集。

    1月8日是嚴復誕辰170周年紀念日,近期福州舉辦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紀念大會、學術研討會和配套活動。今天也請跟著小編一起懷念這位閩都近代的驕傲。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嚴復祖籍福州侯官陽岐,出生地為福州南臺蒼霞洲。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船政學堂舊址 圖源: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1866年,福建船政動工開建,勢如破竹,船政學堂“求是堂藝局”招生,首批招錄百余人。1871年5月,嚴復以最優等成績畢業于船政學堂,之后登上水師軍艦實習。在經過五年的學習之后,1871年5月,嚴復以最優等成績畢業于航行理論科,隨后又上艦實習。期間,嚴復隨船游歷了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日本、東南亞等地,極大地開闊了視野。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首批福州船政學堂留學生,嚴復亦在其中。圖源:東南網

    1877年,嚴復又與船政學堂畢業同學共12人,被選派赴歐洲深造。嚴復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學習了高等數學、化學、物理和海軍技術、海戰公法等各種課程。還經常走出校園,深入社區、教堂、法庭,觀察了解西洋社會。

    1879年,留學回國的嚴復先是到福州船政學堂任教,后又至北洋水師學堂任教,從擔任“洋文正教習”開始,供職20年之久。1905年,嚴復受震旦學院創始人馬相伯的邀請,擔任復旦公學校董,和其他社會名流一道共同籌辦復旦公學。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京師大學堂圖源北京大學官網、學習強國平臺 

    在嚴復的教育生涯中,最矚目的應該是擔任北京大學首任校長。1912年2月,嚴復被任命為京師大學堂總監督。5月,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校,嚴復出任校長。他提出的“兼收并蓄、廣納眾流、以成其大”的思想,被后來的蔡元培校長發展為“北大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為首任校長,嚴復為北大的發展奠定了學術、制度和精神基礎,傳為佳話。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欲開民智,非講西學不可”

    談起嚴復,你會想到什么?《天演論》激勵國人救亡圖存,《原富》求索富國之道,《群己權界論》詮釋自由真諦,《法意》倡導以法治國,《群學肄言》傳播社會科學原理,《社會通詮》揭示社會發展規律,《穆勒名學》與《名學淺說》引進普及西方邏輯學。這些譯著的翻譯出版,無異于平地驚雷,對國人的警醒可以用震撼言之。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嚴復《穆勒名學》等八大譯著孤本,現藏于嚴復翰墨館。圖源:福建紀檢監察

    《天演論》一經出版便成為暢銷書,在知識界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并成為后世青年知識分子的啟蒙性讀物。當時,青年魯迅1898年到南京求學,購買了一本《天演論》,被其中的新鮮內容所吸引,只要“一有閑空,就照例地吃烤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梁啟超亦稱贊嚴復“于中學西學皆為我國第一流人物”。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嚴復譯赫胥黎《天演論》手稿 圖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提起嚴復,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中國西學第一人”,殊不知嚴復及嚴復家族,為兩岸交流合作發揮了突出作用。

    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嚴復隨船政大臣沈葆楨前往臺灣御敵,對中國臺灣海岸版圖的界定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抵達臺灣后,嚴復等人“測量臺東旂、萊各海口,并調查當時肇事情形,計月余日而竣事”,并將所勘探海防情形詳盡繪圖,為當時的保臺御敵行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臺灣被迫割讓,令嚴復極感屈辱和激憤,忍不住在翻譯和著述中發出“吶喊”。此后,他為《海軍大事記》寫下弁言,希望國人反思中國現代海軍建設盛衰興廢的深層原因。可以說,嚴復的現代海防思想,與臺灣在清末的得失緊密相關。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嚴復的三兒子嚴琥與臺灣板橋林家姑娘林慕蘭結為夫妻,這使得嚴復子孫后裔跨越海峽枝繁葉茂。活躍在政界、商界、文教界的嚴林兩家后裔,至今仍在為兩岸的和平發展作貢獻。

    嚴復孫女嚴停云(臺灣當代著名作家,筆名華嚴)出生、成長在郎官巷嚴復故居,作為臺灣婦女界領袖人物,嚴倬云熱心社會公益,她在《吾祖嚴復》、《郎官巷里的童年》等散文中曾娓娓動聽地講述了這所宅院。她的丈夫辜振甫曾任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1993年4月27日至29日,辜振甫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在兩岸關系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嚴復故居位于三坊七巷街區郎官巷20號,嚴復于1919年1月至5月,第一次在此居住。1920年10月回到福州,第二次居住在這里,直至1921年10月病逝。盡管時間不長,但仍是嚴復落葉歸根的地方。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整體建筑主座與花廳兩座相鄰,總占地面積625平方米。主建筑為五柱,四扇三間,正間分前后廳,中間用屏門隔開,次間為前后廂房。穿斗式構架,檐柱,出三跳插拱雙坡頂。前天井寬廣,庭院兩側為回廊,西廊有邊門一扇,向西花廳。

    花廳一樓,是嚴復的書房與客廳。如今已布置成了嚴復第二展廳,以“嚴復與兒孫”為展示重點,詳細介紹了嚴復后裔在閩臺兩地交流交往中的重要貢獻。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免費開放信息

    為了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

    三坊七巷開展一系列紀念活動

    活動期間嚴復故居將對市民游客免費開放

    閩都臺緣 | 嚴復,“中國西學第一人”的兩岸情緣

    “先生回家—嚴復與近代中國名人特展”

    /免費開放時間 /即日起至2024年1月31日

    / 地點 /南后街77號展館

    福建和臺灣隔海相望

    閩臺文化同根同源

    兩岸文化交流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讓心更近、情更濃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高新區舉辦“五個一”系列活動 慶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封开县| 遂昌县| 旬邑县| 山阳县| 藁城市| 瑞安市| 大方县| 临猗县| 镇赉县| 天长市| 阿拉善右旗| 明星| 灵寿县| 西畴县| 射洪县| 湛江市| 抚顺市| 兴海县| 宁阳县| 天祝| 广饶县| 河源市| 祁连县| 调兵山市| 双流县| 防城港市| 乃东县| 永川市| 社旗县| 边坝县| 沛县| 孙吴县| 晋城| 武山县| 旬阳县| 上蔡县| 台中市| 苍山县| 广汉市|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