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創新活水澎湃成潮

    ——“開創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新局面”系列述評之四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持誰。”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的殷切期望,始終激勵著榕企勇攀科技創新高峰:帝視科技助力北京冬奧會實現全球首次大規模使用8K技術進行直播;六合機械從汽車底盤零件生產商成長為全球唯一能生產通用九速變速箱泵蓋的龍頭企業;福晶科技在大尺寸α-BBO晶體毛坯生長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實現1公斤級別大尺寸、高質量毛坯的穩定生長……

    這片創新熱土為何持續升溫?探尋,既要看發展成果的“表”,更要察內生動力的“里”。

    福州:創新活水澎湃成潮

    福州科創走廊金山科創街區。記者 林雙偉 攝

    優化創新布局

    新載體加速落地

    近日,位于福州高新區的福耀科技大學(暫名)項目迎來明德堂及行政樓建成封頂儀式,現場千名工人鉚足干勁,數百臺機器不停運轉,建設者正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建設。

    福耀科技大學(暫名)項目緊鄰福州大學城和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將瞄準制造業高端技術短板,打造產業工匠式領軍人才的搖籃,有望在明年秋季迎來首批學子,進一步推動福州人才聚集、產業科技創新。

    以科教興城助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是福州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點任務之一。2021年,福州從頂層設計入手,依托大學城、高新區,高標準建設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發揮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啟動建設科創走廊,構建“一城四區,十片多點”的空間格局。

    以重大項目建設帶動科創走廊載體不斷擴大、深化,榕城大地掀起科創走廊建設熱潮——

    在鼓樓,福州軟件園正加快推進園區高級版標準化建設,創建“中國軟件名園”。園內匯聚了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光電芯片智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產業創新服務為基礎的“3+1”產業集群;

    在晉安,作為福州科創走廊建設示范園區——位于晉安區的福州數字內容產業園正式開園。昔日的舊廠房經過升級提升,被注入新的理念,將打造以數字內容產業為主的都市型新興產業集聚地;

    在高新區,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閩都創新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落地,集聚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37家,打造出中國(福州)留學人員創業園、東南科學城科創中心、閩臺大學生三創基地等一批具有福建特色、海絲海峽元素的載體。

    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科學城與老城區聯動發展,一大批各類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其中既有讓科創走廊骨架快速立起來的創新平臺,也有讓科創走廊產業快速興起來的重點產業項目。目前,福州科創走廊已建成載體323.2萬平方米,匯聚各類創新平臺380多個,落地375個項目(企業)。

    完善科技體制

    競爭力不斷增強

    臨近年關,福建億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火力全開”,4條生產線上,工人們忙著趕制上千萬元的訂單。億達食品有關負責人邱威杰介紹,預制菜訂單不斷,休閑系列的即食海帶也成了“香餑餑”,公司去年產值有望突破2億元。

    發展紅火的背后是一項科技創新制度的大力推動。在市科技局的主導下,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領銜的“科特派”專家團隊與公司開展項目合作,并在公司成立了福建首家院士海帶研究成果轉化基地,積極助力企業進行研發。

    “科特派”創造性地提出在海帶苗上做文章,在全國牽頭制訂了即食海帶苗國家標準,形成了海帶糕、海帶片、海帶苗等十多個休閑系列品種,帶動當地500多名群眾穩定就業。

    海帶的轉型升級只是“科特派”助企發展的一個縮影。一年來,我市引導廣大科技特派員將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出臺《福州市關于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服務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選任省、市級科技特派員二批610名,實現鄉鎮全覆蓋,科技創新成果為鄉村振興提速賦能,創新型智力支撐更加有力有效。

    不僅如此,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攻關機制也在順利推進。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部署的“十六條產業鏈”,我市開展技術需求征集,“MINI-LED背光新型顯示器開發”等11個項目“揭榜”,支持經費2100萬元。

    推進成果轉移轉化對接,福州亦有行動:開展全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百日攻堅”行動,加大省級技術轉移機構體系建設力度,目前我市有省級技術轉移機構55家,占全省48.2%;在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舉行了6場成果轉化直通車專場推介活動,共推介可轉化科技成果56項。

    引育留用人才

    “千里馬”奮蹄馳騁

    以國際視野聚天下英才,讓“千里馬”在榕城大地馳騁,有福之州再獲殊榮——“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名單公布,福州去年再次上榜,這體現了國內人力資源行業及專業權威機構對我市人才工作的高度認可。

    讓人才成就福州,讓福州成就人才,我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將“好年華 聚福州”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才工作品牌,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事業中來。

    創新機制引才——出臺“好年華 聚福州”人才政策“1+1+N”體系,包含“認定和支持辦法”“行動計劃”和13個專項支持政策,覆蓋兩院院士到畢業生等8個層次,明確了人才標準、支持舉措、享受服務,構建起“橫向覆蓋全面,縱向支持精準”的福州人才政策新格局。

    搭建平臺引才——開拓榕臺、高校、商會、海外四大引才渠道,精準對接就業需求,構建海納百川的全球引才網絡。舉辦“好年華 聚福州”人才峰會等活動,五屆“榕博匯”吸引3000多名博士落地福州,“好年華 聚福州”活動邀約1.5萬名學子相聚榕城。充分發揮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舉辦地、“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優勢,推動“閩都院士村”“閩都創新實驗室”等向更高能級發展,促進人才、成果、資本、項目有效交流融通。

    優化服務引才——升級閩都英才卡,人才專屬服務從13項拓展到30項,涵蓋“政金醫文教旅”六大板塊;成立榕博教育集團,構建中小幼一體化人才主題學校體系,在全省率先啟用人才子女就學定點服務窗口;不斷完善金融服務體系,發出省內首筆“人才貸”……千方百計幫助人才解決好住房、醫療、養老、子女教育和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一座擁抱人才的城市收獲了一群胸懷理想的青年。

    “短短一年多時間,我感受到了宜居宜業的‘有福之州’帶來的人文關懷,也深深為福州人才工作的精度、速度、溫度而感動。”海峽銀行管培生王懌丹說。

    “我要特別感謝組織部門對我生活上的關心和支持,從一開始我只身來到福州,到2019年一家人都住進了東二環人才公寓,2個小孩也安排在榕博學校就讀,讓我感受到了有福之州引才、留才的滿滿誠意。”福建阿石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監蘇百櫻說。(記者 蔣雅琛 林榕昇 張鐵國)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泉州出臺五方面措施 推進以人為本的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庆城县| 银川市| 措勤县| 霞浦县| 宝鸡市| 剑河县| 汉川市| 南澳县| 潍坊市| 峡江县| 密山市| 务川| 卓尼县| 威海市| 北碚区| 韶山市| 壶关县| 庆城县| 邵武市| SHOW| 阳春市| 广州市| 股票| 吉安市| 通许县| 勐海县| 潞城市| 沛县| 文昌市| 株洲县| 汉源县| 安化县| 五大连池市| 康定县| 大邑县| 淮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华安县| 南城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