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昨天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福州市將繼續圍繞“打造健康福州”“建設閩都文化國際品牌”“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福州今年將投用市疾控中心新址等項目 新建長者食堂60個

    市兒童醫院新門診樓1日開診。 記者 石美祥 攝

    關鍵詞:打造健康福州

    危重癥救治將提檔升級

    【報告點擊】

    強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推進市縣兩級綜合醫院危重癥救治設施設備提檔升級。依托醫聯體、醫共體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建立健全城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與縣級醫院對口幫扶機制。暢通市縣兩級轉診機制,提升農村地區重癥救治能力。動建市肺科醫院腫瘤樓及制劑樓,投用市疾控中心新址、孟超肝膽醫院金山院區、華山附一醫院二期等項目,新增床位2500張。新增區級醫院2家,提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0家。新建更新智慧體育公園3個、健身路徑300條,爭創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部門連線】

    打造“小病不出鄉、常見病不出縣”

    醫療服務格局

    市衛健委:今年重點圍繞“1234”工作思路開展工作。

    “1”,即守住疫情防控一條底線。平穩有序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推動實施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分級分類做好醫療救治,扎實做好福州市危重癥患者救治準備。

    “2”,即聚焦集成化醫改、“一老一小”兩個特色。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構建整合型分級診療健康服務體系,打造“小病不出鄉、常見病不出縣”的醫療服務格局。認真制定三孩配套支持措施,持續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置老年醫學科達65%以上,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設立安寧療護病區。

    “3”,即提升防控救治、醫療服務、基層服務三種能力。啟動新一批“培強培優培育”專科項目遴選,新增9個省級重點專科,加快推進縣級綜合醫院“四大中心”建設、福清市醫院等4家縣級醫院“千縣工程”建設,全面提升縣醫院急危重癥救治、薄弱緊缺學科等短板弱項。推進“積分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家庭病床服務走深走實。依托醫聯體、醫共體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聯合病房工作試點。

    “4”,即推動重點項目、中醫藥、公共衛生、黨的建設四項重點工作。2023年建設項目8個,計劃完成年度投資6.5億元。

    關鍵詞:建設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舉辦街頭藝術擂臺賽等活動

    【報告點擊】

    動建市美術館新館、市博物館新館,建成市文化館新館、市少兒圖書館新館。修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公布新一批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打造完成采峰別墅方所藝文空間。加快編纂《福州通史》。推進“非遺進景區”,打造一批國家級非遺生產性示范基地,開展非遺地方劇種公益性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動300場。舉辦街頭藝術擂臺賽等活動。辦好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第十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拍攝“3820”主題電視劇、紀錄片,創排音樂劇《三坊七巷》。

    【部門連線】

    持續開展“百姓大舞臺”等品牌活動

    市文旅局:今年將繼續做好街頭文化藝術培育工作,指導福州古厝集團舉辦“杭潮”街頭文化藝術LIVE大賞、“梁厝鄉音”、“首屆福州街頭音樂節—化裝舞會”街頭文化藝術文化節等活動,牽頭福州古厝集團落實《街頭藝人管理辦法》。

    建設街頭藝人小程序,大力助推街頭藝術的線上傳播工作,提高藝人的歸屬感。持續開展“激情廣場大家唱”及“百姓大舞臺”特色文化品牌活動,以小型、靈活的方式進景區、入社區、上街頭開展惠民演出,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優質文化產品,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吸引力的公共文化空間。

    關鍵詞: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

    再建長者食堂60個

    【報告點擊】

    落實“四大群體”增收計劃,完善最低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多措并舉保障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繼續幫扶困難群體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2萬人,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推進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設,持續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建設長者食堂60個,新增機構養老床位2000張、老年教育學位2200個,推動長期護理保險提質擴面。加快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普惠托位1760個。實現免除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全覆蓋。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平臺”;培育一批示范性強的文明崗位標桿;拓展鄉村“復興少年宮”覆蓋面。

    【部門連線】

    不斷提升“長者食堂+學堂”品牌效應

    市民政局:今年將繼續推動助餐服務體系建設,破解老年人就近就便安全用餐難題,在全市已建成432家長者食堂的基礎上,再新建60家長者食堂。實現到2023年底,各縣(市)區政府駐地街道(鄉鎮)的社區長者食堂覆蓋率100%,并向其他有條件的社區(村)推廣。

    開展市級長者食堂獎補資金申報和示范長者食堂評定工作,發揮市級財政資金示范引領作用,遴選出一批在全市具有示范性、標桿性的長者食堂,發揮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優化“長者食堂+學堂”品牌效應,帶動提升全市長者食堂整體運營服務水平,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關鍵詞:提高城市韌性

    籌建城市運營中心

    提升自然災害避災點50個

    【報告點擊】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提升治理效能,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州。

    提高城市韌性。加強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和應急隊伍培訓,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提升自然災害避災點50個。推進市應急物資倉庫、榕發物流園等項目建設,建成榕發濱海應急倉儲基地。

    強化社會治理。完善城市大腦體系、“12345”平臺和e福州體系,籌建城市運營中心。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織密筑牢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成縣級公安機關及基層派出所改造提升項目18個,新建智慧安防小區200個。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十連冠”。

    【部門連線】

    廣泛開展智慧防災減災救災技術應用

    市應急管理局:今年將繼續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全面完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基本建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數據庫。廣泛開展“互聯網+”、大數據等智慧防災減災救災技術應用,構建重大風險隱患全覆蓋的多層級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通過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全面加強防災減災能力、提高應急綜合保障水平、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加強全社會共同參與應急能力建設等一系列措施,繼續打造更加安全的韌性城市,提升全市抗風險能力。(福州晚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匯通達網絡推動國補“下鄉進鎮” 助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沛县| 本溪市| 岳普湖县| 乐昌市| 泽普县| 康乐县| 西和县| 额尔古纳市| 商河县| 麻阳| 和顺县| 枣庄市| 册亨县| 江陵县| 永福县| 南涧| 泸定县| 保亭| 清新县| 秦皇岛市| 永川市| 新乐市| 泸西县| 无极县| 大竹县| 南投市| 喀喇| 乌兰浩特市| 云和县| 蓝山县| 玉山县| 泰安市| 惠来县| 无极县| 陵川县| 安平县| 巴青县| 葵青区| 呼和浩特市|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