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作為福州正在打造的獨具特色的國際消費新聚集區,美麗的“閩江之心”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項目,是眾多市民和游客關注的焦點。近段時間,隨著“福州老字號”陸續發布,很多人驚喜地發現,原來有這么多美食,發源于這片土地。

    在上下杭,有這樣一道傳統美食,受到老福州人追捧,這就是“耳聾伯”元宵,它的制作技藝已有近百年歷史。2019年,元宵丸制作技藝(耳聾伯)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今年7月,“耳聾伯”(元宵)又被列入首批“福州老字號”,作為福州飲食文化的一部分,繼續在海內外傳揚。

    熱氣騰騰的“耳聾伯”元宵里,包裹的不僅有美味,更有老福州的生活傳統和地域文化特色。近日,來自湖北的游客余榭瑩,坐在上下杭“耳聾伯”元宵的門店里。“輕輕咬一口就爆汁,相當喜歡。店里還有花生 、湯圓、白丸子、豆芽煎餅,每一口都是地道的福州味,真好!”她說。和美食一樣讓她感興趣的,是“耳聾伯”這個招牌的由來。

    “耳聾伯”正名林桂芳,從民國初期開始做元宵。由于年輕時生了一場病,耳朵聽不見了,他被顧客稱為“耳聾伯”。據“耳聾伯”的兒子林英德先生回憶,“耳聾伯”年輕時拜了一個手藝很好的老師傅學做元宵。后來“耳聾伯”出師了,就跟著戲班到處賣元宵,福州話稱之為“賣戲坪下生意”。“耳聾伯”雖然聾,但做元宵的手藝一點也不差。經過傳承,“耳聾伯”元宵成了上下杭的一大名小吃。

    福州傳統元宵,很講究皮韌不粘齒、肉餡味道鮮。“耳聾伯”元宵將這個特點表現得尤為明顯。“耳聾伯”元宵皮薄餡多、飽含油汁、味道鮮美。它還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每粒元宵丸都能做到皮與餡不粘在一起,口感嫩滑且不粘齒,肉餡緊實又有彈性,湯汁晶瑩剔透,口感清香,給人一種香而不膩、回味無窮的感覺。為了做出這種味道,在選材配料時,“耳聾伯”十分講究,選用上等糯米和粳米磨成米漿制作外皮,以新鮮的豬后腿肉為餡,肥瘦各半,肉質鮮嫩味美、膠質豐富,制成元宵更好入味。(記者 江海)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助力開發者探索新系統特性 vivo率先適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绥芬河市| 济源市| 神农架林区| 贡觉县| 彭泽县| 呼伦贝尔市| 张掖市| 文成县| 郸城县| 永新县| 厦门市| 依安县| 灵武市| 宜州市| 巩义市| 板桥市| 米易县| 凤阳县| 湘阴县| 绿春县| 宜阳县| 新密市| 黄山市| 邹城市| 桑植县| 临湘市| 宜阳县| 深水埗区| 黄山市| 邯郸县| 衡东县| 陕西省| 浦城县| 米脂县| 宁津县| 沂水县| 长顺县| 神木县| 富平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