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5月1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林浩磊 沈元)14日上午9時,全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福建會堂召開。大會對林健等428名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福州市委組織部等202個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進行表彰并頒獎。其中,福州市共有31人和15個集體分別獲評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
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表彰對象
福州市名單:
林 健 福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福州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林朝國 中共福州市委辦公廳四級調研員
方海國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農業處二級主任科員
李陳彬 原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發改委副主任(掛職),福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級調研員
林國鏡 福建大東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友鑌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掛職),中共福州市閩清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林武輝 原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科員(掛職),福州市馬尾區瑯岐海堤所科員
嚴 凱 原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委常委、副縣長(掛職),福清市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
林 宇 原甘肅省定西市林業局黨組成員(掛職),福建省長樂大鶴國有防護林場場長
洪玉俊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掛職),中共福州市倉山區倉前街道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徐志忠 中共福州市臺江區委茶亭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
黃 慧(女)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財政局黨組成員(掛職),福州市臺江區鰲峰街道辦事處總預算會計
向 霞(女) 原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明德中學教師(掛職),福州城門中學教師
陳振亮 原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委農村工作部副部長(掛職),福州市晉安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江志成 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泉康 甘肅省定西市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掛職),福州市長樂區首占鎮人民政府綜合技術保障中心副主任
楊荔凡(女) 原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中醫院婦產科醫生(掛職),福建省福清市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陳夫文 中共福州市閩侯縣大湖鄉委員會書記
程志添 福州市閩侯縣洋里鄉人民政府綜合執法隊副隊長
蘭坤團(畬族) 中共福州市連江縣長龍鎮委員會副書記
陳 丹 福州市連江縣浦口鎮中麻村駐村第一書記,福州市連江縣大數據服務中心副主任
龔 琪 福州市羅源縣水利局黨組成員、水電站庫區移民中心主任
陳哲明 中共福州市羅源縣白塔鄉委員會書記
馬 忠 中共福州市閩清縣坂東鎮委員會副書記
吳文城 福州市閩清縣白中鎮田中村駐村第一書記,閩清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徐 乾 福州市永泰縣富泉鄉力星村駐村第一書記,中共福州市委辦公廳督查室三組組長
連 萍 中共福州市永泰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永泰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
張巖鋒 中共福州市永泰縣梧桐鎮委員會書記
侯功星 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蓮峰村黨支部書記
李 丹(女) 生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二中教師(掛職),福州第十八中學教師
林 興 福州市永泰縣赤錫鄉綜合技術保障中心工作人員
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對象
福州市名單:
福州市委組織部
福州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
福州聚春園集團有限公司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市鼓樓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春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黨委
福建東龍針紡有限公司
福清市農業農村局
閩侯縣廷坪鄉黨委
連江縣下宮鎮黨委
羅源縣起步鎮黨委
閩清縣池園鎮黨委
永泰縣嵩口鎮黨委
永泰縣大洋鎮溪墘村黨支部
【脫貧攻堅先進風采】
【林健】福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福州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面對全省唯一同時承擔市域內脫貧攻堅和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雙重重任,林健迎難而上、擔當實干。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他團結凝聚全市各方力量,帶領全市扶貧干部出色完成了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作為扶貧辦主任,他對上當好參謀助手,牽頭制定《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打好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等10多個政策文件,對全市121.4萬農戶組織開展穩定脫貧“回頭看”全覆蓋排查,大力推進鞏固脫貧成果“六看六幫”活動。
面對下屬,他當好攻堅隊隊長,以上率下堅持深入基層一線調研指導,2年來從未休過一天假,走遍了有脫貧任務的74個鄉鎮、200個貧困村,帶頭掛鉤聯系13戶易返貧對象,工作落實指導到戶到人。
脫貧攻堅對福州市而言,是“一個戰役、兩個戰場”。林健始終把幫扶甘肅定西、寧夏固原作為分內事,“對標定西所需、傾盡福州所能”。2年來,他往返幫扶地區20多次,協調協調推進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勞務輸轉、消費扶貧等幫扶舉措,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福定模式”。福州與定西勞務協作和生態扶貧模式入選全球110個最佳減貧案例。
經過不懈努力,福州市在省對市扶貧開發成效考核中實現“五連冠”,在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獲得“四連好”,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通報表揚,脫貧攻堅工作在全省走前頭、作表率,勇當全省排頭兵。
【連萍】永泰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
永泰縣是福建省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2017年3月,抽調到縣扶貧辦的第二天,連萍就到白云鄉進村入戶,了解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落實情況,隨后用了近2個月時間走訪了20個鄉鎮、56個貧困村和其他有貧困戶的一般村。
那段時間,他每天早上7點多出門,晚上10點多才能到家,一天內要輾轉多個鄉鎮,最多的時候一天跑了10余個貧困村。每到一村,他都走家串戶,耐心聽取當地干部和群眾的訴求,共同研究脫貧對策。
產業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要舉措。為實現每一個貧困戶都能有一項增收項目,他在調研基礎上,制定出產業扶貧計劃,創新“公司+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產業聯盟+貧困戶”等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在他的帶領下,通過發展百香果、食用菌、蜜蜂和鄉村旅游四大扶貧產業,全縣886戶貧困戶共2333人實現增收。同時協調職能部門開展勞動技能培訓,為貧困戶提供務工信息,設立5類7個扶貧車間,實現貧困戶就業創業1734名。
“作為協調組的組長就是要敢承擔,能擔當。”連萍認為,4年多的脫貧攻堅工作雖然辛苦,但他無怨無悔,他將加強鄉村振興的學習與實踐,用脫貧攻堅中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繼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馬忠】閩凊縣坂東鎮黨委副書記
2017年初,閩清縣脫貧攻堅進入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馬忠臨危受命,沒有任何推托,第二天就到了新的崗位。
為了盡快轉變角色,他白天進村入戶走訪調研,晚上認真研讀各項扶貧政策文件,通過大量學習調研,摸清了全縣脫貧攻堅的總體狀況、貧困群眾致貧原因。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由一個硬生生的扶貧“門外漢”逐漸成了縣里扶貧工作的“行家里手”。
精準扶貧,好比繡花,要針針入孔,絲絲入扣。馬忠始終把“精準”作為扶貧工作最基礎工作來抓。
閩清縣池園鎮寶山村貧困戶鄒月英是一名骨癌患者,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工作。為了切實解決鄒月英就業問題,鎮村兩級在其一樓改造成“扶貧小車間”,富菱電器公司主動送組裝的電瓷上門并安排裝配人員上門指導裝配技術,經過兩年的努力,鄒月英不僅由一名普通裝配工轉變為熟練工,還主動申請小額信貸擴大生產規模,購買了代裝設備并雇傭了兩名工人參與裝配,其收入也由當初的幾百元增加到每月數千元。
“如果你沒有發現貧困戶的難,那是因為你與貧困戶靠得還不夠近。”這是馬忠常常掛在嘴邊的話。為了確保每一位幫扶干部走進貧困戶的心中,盡職盡責做好幫扶工作,他秉承閩清縣精準扶貧“家”字工作法,成為貧困群眾的“貼心人”。
云龍鄉貧困戶謝經啟從事萵苣種植,2017年他家萵苣大豐收,可是找不到銷路。馬忠在下鄉調研過程中得知此事后,立即組織鎮村扶貧干部辦起了“家事”,賣起了“愛心菜”,8000多斤萵苣銷售一空,2018年謝經啟擴大了萵苣種植規模,鎮村組織更多的干部和志愿者承擔起了收割、銷售等工作。
2018年閩清縣“家”字工作法入選全國精準脫貧示范案例,同年《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焐熱心、好脫貧》一文,對“家”字扶貧工作法進行報道。閩清縣連續三年接受省對市第三方評估和實地考核,均以優異成績通過。
“中華民族復興在即,鄉村振興未來可期。”馬忠說,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作為黨的一個基層干部,他一定不負使命,為這個偉大的事業努力奮斗、添磚加瓦。
【龔琪】羅源縣水利局、水電站庫區移民中心主任
“羅源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龔主任的足跡。”這是同事對龔琪的評價。抽調到縣扶貧辦的5年來,他跑遍了全縣有貧困戶的181個村,每個貧困戶的情況都了然于心。
提綱挈領,方能綱舉目張。為做好統籌協調工作,龔琪牽頭擬定出臺了《羅源縣關于推進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制訂了貧困戶產業增收計劃、公益性崗位、住宅修繕計劃、健康商業扶貧保險、義務教育階段子女政府生活補助金等配套政策,保障脫貧攻堅有序推進。
同時,他還參與制訂《羅源縣脫貧攻堅干部培訓方案》,編寫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如何做好幫扶責任人》《羅源縣駐村第一書記精準扶貧工作業務培訓》《脫貧攻堅統計暨兩冊填寫培訓》等扶貧干部培訓教材,為全縣各級扶貧干部進行脫貧攻堅業務培訓。
為了開展產業扶貧,他指導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經營性項目,將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納入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扶持范圍,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就業扶貧方面,組織扶貧、人社部門培訓認定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93個,培訓創業農戶60人。
去年疫情期間,為了保證貧困學生停課不停學,他積極協調申請,為家中無網絡或無手機的學生贈送網絡流量,讓貧困學生可免費使用線上學習資源,同時,還協調幫扶教師上門指導,確保貧困家庭子女不因疫情影響教育。
脫貧攻堅需要宣傳創新。在龔琪的牽頭組織下,羅源縣電視臺開設《脫貧攻堅——羅源在行動》《脫貧攻堅——我和我的村》等新聞專欄,通過政策解讀、新聞特寫、深度報道等多種形式開展脫貧攻堅宣傳報道。通過發現典型、深挖典型,全縣凝聚干群力量,提升內生動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和參與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徐乾】掛職永泰縣富泉鄉力星村駐村第一書記
“現在環境好了,孩子們周末都會從城里回來住,我們是從心里高興啊!這些變化,多虧了市里來的‘徐書記’。”村民們口中的“徐書記”,就是派駐力星村的第一書記徐乾。
2018年3月,徐乾主動申請,前往永泰縣富泉鄉力星村掛職。當時,恰逢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拉開序幕。在徐乾的“牽線搭橋”下,村兩委和專家共同探討出“土洋結合”的整治方案。
在“土”的方面,盡量采取本土材料、傳統工藝,比如,拆除的旱廁改建為三格式化糞池,基本實現“廁所革命”的整村覆蓋。在農房整治上,以補貼、幫扶等形式,鼓勵村民采取馬頭墻、赤膊墻等方式,翻修老舊房屋。通過這些“土”辦法,力星村“顏值”大增。
在“洋”的方面,村兩委創新治理思路,率先引進國外進凈水技術,凈化處理后的水質達到一級B類排放標準,可直接用于農田日常澆灌,切實地解決了生活污水氣味難聞的問題,村內的人居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事實證明,“中西結合”的辦法成效顯著。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回到力星、建設力星,越來越多的客商也愿意來到力星、投資力星,力星成了“明星村”。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利用力星村自然資源優勢,徐乾組織村民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打造力星生態草莓園,嚴格做到“不打農藥,不打激素”。草莓園開業至今,游客日益增多,訂單量持續上升,每月產量約1500公斤,年產值約30萬元。
“我所做的還遠遠不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工作做實做透。”回顧自己的駐村生涯,徐乾深感任重道遠。
【林宇】福建省長樂大鶴國有防護林場場長,高級工程師
2017年3月,林宇第一次來到甘肅定西,映入他眼簾的是山坡上一層層厚重的黃土色。
如何讓定西變得跟福建一樣綠、一樣美?如何種活樹,讓貧困農民在生態林項目的帶動下實現脫貧增收?這些成為是擺在福州幫扶干部面前的一道難題。
為全面了解定西生態情況,林宇多次與福州林業、水利等部門的技術團隊開會研究,最終制定出生態林項目實施方案。在各方的支持下,他帶著施工隊開始造林,摸索出了一套造林技術規程。
“用系統工程的理念來造林,在當地還是頭一遭,這種精細的種樹方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新技術。”定西市安定區林業和草原局負責人說。
路途雖遠,初心未忘。2017至2019年,在林宇的幫助下,定西順利完成三期項目,8500多畝的生態林茁壯成長,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福州林”。
生態林工程成為定西當地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扶貧工程”。“通過對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現地區減貧——福州·定西生態扶貧案例”榮獲聯合國2019年度全球最佳減貧案例。2019年9月,林宇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獎章”。
【陳振亮】福州市晉安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2017年3月,初到渭源縣的陳振亮面臨著家庭無法兼顧、高原反應、水土不服等諸多困難,但他迎難而上,很快融入渭源扶貧工作中。
掛職期間,他按照福定“456”對口幫扶模式,推動晉渭各項協作項目的落地見效。幫助落實福州市及晉安區幫扶資金5288.36萬元,引導建設巨菌草推廣、光伏電站建設等扶貧產業,助力當地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積極推進勞務協作、醫療教育、招商引資、結對幫扶工作。
在他和后繼駐渭干部的接棒努力下,渭源縣于2019年提前一年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2020年實現1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掛職期結束后,陳振亮繼續聚焦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區域鞏固脫貧工作,協調發動各鄉鎮、企業和社會組織為渭源縣捐資助力,謀劃新建消費扶貧農特館,推動晉渭協作深入開展。
無論在渭源縣掛職還是領銜區扶貧辦,陳振亮始終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深耕不輟、行穩致遠,踐行了一名“扶貧人”的誓言。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禁毒支隊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2021-06-25
- 多措并舉打造宣傳品牌 福州禁毒“雙率”創歷史新高2021-06-25
- 福州氣溫逐漸上升 雨水依舊占據一席之地2021-06-25
- 福州內河法規實施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接受滿意度測評2021-06-25
- 林穎捷:用“濱海速度”筑“新城夢想”2021-06-25
- 紅色義診八閩行在濱海新城啟動2021-06-25
- 福州市臺港澳辦開展走訪交流 把黨史故事講給臺胞聽2021-06-25
- 福州緊盯民生領域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21-06-25
- 福州臺江:為困難老人辦實事解難題2021-06-25
- 福州臺江區市場監管局為廣大學子飲食安全保駕護航2021-06-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學黨史強作風 監督執紀辦2021-06-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