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高新區雙龍村垃圾分類三端并進 全鏈條處置體系讓資源循環再生

    雙龍村多網融合體系公示墻,可查看各家分類情況等信息。(高新區綜合執法局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垃圾分類投放亭、廢舊衣物回收站、多網融合體系公示墻、搭載智能軟件的垃圾稱重收集車……走進福州高新區雙龍村,除了整潔的村容村貌讓人眼前一亮,各種關于垃圾分類的元素也成為村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福州高新區先行先試,通過引進專業化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開展雙龍村農村生活垃圾干濕分類試點。針對垃圾分類的前端、中端、末端,雙龍村逐漸摸索出一套全鏈條處置體系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

    【前端】

    入戶宣教一戶不漏

    硬件軟件各就各位

    今天的雙龍村,熱鬧的農貿市場跟城里一樣干凈,平整干凈的石板路直通各家各戶。記者發現,村里幾乎每家門前都擺放著兩個垃圾桶,桶上還印有醒目的二維碼。

    “這個二維碼實際連接的是多網融合智慧平臺,每家分類好不好,投放重量有多少,全部一目了然。”分類工作運營方、省資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楊彩寧說,村民每次投放垃圾時,設備可識別二維碼,記錄投放情況并積分,管理人員入戶檢查時,也能通過掃描二維碼查看各家各戶的分類投放情況,實現“用數據和事實說話”。

    今年9月,垃圾分類在雙龍村開展試點。考慮村里原有的保潔員對村內環衛工作比較熟悉,在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后,優先接收有意愿繼續參與分類工作的保潔人員。保潔員兼任垃圾分類督導員,持證上門收集垃圾。雙龍村通過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化運作,融環衛保潔、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為一體,協同處理。

    為了提高垃圾分類知曉率,村兩委帶領專業督導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工作組,挨家挨戶上門宣教。為什么分類、怎樣分類、做好分類有哪些獎勵……工作組逐一入戶指導,為全村500多戶發放入戶牌二維碼。同時,還發放分類桶,桶上貼有入戶牌二維碼,鼓勵居民在源頭完成干濕分類投放。

    做好垃圾分類,還需完善硬件設施。目前,雙龍村已建成6個垃圾分類亭、1個廢舊衣服回收站,配套干濕分類桶500余套、各種車輛近10輛。通過一套“組合拳”,如今的雙龍村垃圾分類設施齊備,分類意識深入人心。

    【中端】

    定時定點上門收

    分好分壞大不同

    “收廢品垃圾!可以賣錢的快拿來。”21日上午,聽到門外又響起了熟悉的吆喝聲,村民黃阿姨趕緊拿出積攢的一捆紙皮,走到門口,往回收車的車載秤上一放,足有13公斤。

    當場收到現金,黃阿姨笑意盈盈。她說,這種定時定點回收垃圾的辦法非常貼心,每天都有廚余垃圾回收車上門,隔三差五還有廢品回收車來發“福利”。

    中端收運,一直是垃圾分類的難點所在。為了方便村民從源頭上分類,雙龍村采取公交式收運,根據路況及垃圾產量,定時定點采用搖鈴、廣播方式上門收集。垃圾回收車定時上路,一邊在村里穿行,一邊用喇叭喊話吆喝。

    “回收車上有分類垃圾桶,還配備車載安卓秤,可實時采集數據。”楊彩寧說,專業保潔員使用車載秤,可以對廚余垃圾進行現場稱重、拍照、二次分揀、督導等操作,村民還可以掃碼獲得積分。對廚余垃圾,安排車輛每天搜集。對有毒有害和可回收垃圾,每周3次定時定點搖鈴收集,可再生資源可現場回收結算。

    垃圾處置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前端、中端和末端整個體系。如何將“三端”科學細化又相互關聯?為此,高新區與運營方共同商議,決定采用多網融合智慧化管理,開展協同一體化運營。

    無論保潔員兼垃圾分類督導員的管理,還是二維碼背后的每戶分類詳情,抑或是每一筆再生資源的回收結算、積分兌換等,都能夠通過一體化多網融合管理平臺輕松處理。楊彩寧說,建設統一的管理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實現對人、車、物、事件全過程監控、溯源、激勵,有助于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率和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每分類投放一次垃圾,就會獲得獎勵積分,分類越規范,分數越高。“每個月積分都會自動結算,我們可以憑積分去村里的供銷社兌換生活用品。”村民劉女士說,積分不僅是獎勵,更是一種榮譽,誰家分得好,說明做事清楚、素質高。

    “短短兩個月時間,大家基本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村干部陳輝說,合理的獎勵機制,提高了村民參與分類的主動性。如今,垃圾分類已經成了雙龍村的新時尚。

    【末端】

    廚余垃圾化肥料

    變廢為寶惠村民

    “村里現在一天能收集約300公斤廚余垃圾,經過設備處理后,轉化為有機肥料,可用于果樹、花草種植。”陳輝說,村民可免費取用有機肥,變廢為寶的事情大家都樂意做,也增強了彼此間的交流和感情。

    為解決分類末端的廚余垃圾處理問題,雙龍村同步規劃、建設廚余垃圾就近處理設施。

    目前,村里已建設面積約120平方米的鄉村管理驛站,集廚余垃圾處置中心、可回收物暫存點等為一體。驛站對廚余垃圾進行就地處置,垃圾脫水后,將污水進行三級處理,再達標排放。固體物經過粉碎、發酵,最終制成有機肥。

    省再生資源利用公司工作人員說,易腐垃圾降解率在85%以上,整個過程無惡臭和明顯異味產生,48小時可制成有機肥,做到廚余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雙龍村垃圾分類成效明顯,今后,將在全區農村逐步推廣‘雙龍模式’。”福州高新區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因地制宜推進高新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進一步推進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改善高新區農村人居環境。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際友人點贊、央媒聚焦,《月映武夷》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武陟县| 洪江市| 通州市| 台前县| 南部县| 肃北| 大理市| 潞西市| 铅山县| 惠来县| 乌兰浩特市| 海丰县| 彭州市| 靖安县| 孟连| 伊春市| 和田县| 玛多县| 平顶山市| 彭山县| 三河市| 广元市| 民县| 剑川县| 汾阳市| 扶沟县| 米脂县| 大冶市| 武平县| 林西县| 海阳市| 高邮市| 德格县| 汉寿县| 鄂尔多斯市| 新蔡县| 义乌市| 临朐县| 榆中县| 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