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新聞網9月2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記者23日天從福州市文物局獲悉,于今年5月啟動大修的于山白塔整體已完成修繕,并于日前通過了初驗。這是1962年以來白塔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

    白塔重現“傳統白”。

    白塔重現“傳統白”。

    白塔:嶄新“白裝”披上身

    23日,記者實地探訪大修后的于山白塔,遠遠就看到了白塔塔身已披上了一身嶄新的“白裝”。

    進入白塔,記者看到,大修前塔身的一層混凝土臺階已采用了新木板。在白塔此次大修啟動伊始,記者曾在登塔時看到各層木構件,如梁、柱、樓梯、門窗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槽朽、歪閃、沉降等問題,但此次記者發現,這些問題均得到了解決。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此次大修中,木構件修繕遵循“最少干預”的原則,對于木構件出現的不同槽朽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修繕方式,對于輕微的槽朽,采取“挖補”做法;對于槽朽較多的木構件,則采用包馕方法,“最大限度保存了歷史信息”,該相關負表人介紹說。

    雖然目前白塔尚未對外開放,游人不能入內,但23日有不少市民在白塔前,仰望白塔,連連贊嘆:“白塔這一身新裝,‘白’得真好看。”

    塔身能有如此之“白”,可是有講究的。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說:“白塔外墻面粉刷一律采用殼灰砂漿,采用原材料、原工藝,每批殼灰的養灰時間均不少于15天,讓白塔塔身恢復了‘傳統白’。”

    破解難點:古法換柱

    在白塔最頂層的第七層,共有8根木柱,其中有5根木柱槽朽嚴重,而木柱是木構件中主要的承重構件,對荷載起著關鍵作用,柱子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損壞率遠大于其他木構件,這5根木柱已到了不得不大修的程度。

    問題來了,木柱需要更換,塔身內徑只有0.4米,而所更換的木柱長近5米、直徑0.3米,要讓這“大家伙”進駐塔內,自然非易事。同時,因為白塔內部特殊結構,無法進行機械運輸。

    怎么辦?辦法總比困難多!施工人員在白塔西面開了一扇門(拆下的磚編號保存,目前,這些磚塊均已還原),再采用肩扛、手抬、繩吊等種種“古法”,給白塔木柱。

    在此次大修中,原來塔身的雜草、小樹得到了清除,墻皮空鼓、滲水等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巴基斯坦一校車發生爆炸 已造成5死38傷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沙坪坝区| 泗阳县| 临泉县| 大悟县| 钦州市| 丰都县| 互助| 白银市| 昌图县| 广平县| 遵义县| 九江市| 龙门县| 湄潭县| 静海县| 高安市| 延寿县| 淳安县| 滨州市| 明光市| 普兰店市| 汤原县| 古交市| 桃园市| 佛山市| 临海市| 南开区| 江都市| 瓮安县| 东乡县| 新丰县| 鹿泉市| 长兴县| 太仓市| 清镇市| 五华县| 余姚市| 明光市| 花莲市|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