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永泰縣長慶鎮種植花生2500多畝。記者 葉義斌 攝

    永泰縣長慶鎮種植花生2500多畝。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樓衛東 吳金垵 謝星星 葉欣童

    這里的特色民宿,“五一”期間一房難求;這里產的花生,價格賣到普通花生的6倍,卻還是熱銷“爆款”;這里種的林子,一棵樹不用砍,每畝就能“躺賺”3000元;這里的山溝溝,引來數十億元大項目;這里的好山好水,每年吸引游客超千萬,僅次于武夷山!

    這里,是福州市永泰縣。這一樁樁看似“不太可能”的事背后,是永泰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一條又一條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路。

    “兩山”轉化通道是如何打通的?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鄉鎮、村落,探尋綠色變現的永泰模式。

    (一)

    在盤活中變現

    老牌4A景區股權轉讓迎新生

    今年“五一”小長假,永泰天門山景區迎來四方游客。景區的復蘇為周邊的民宿、農家樂帶去客流,一連5天,文埕灣棲心民宿天天爆滿,民宿內的生態農莊平均每天接待上百名自駕游游客。

    永泰4A級以上景區,全省數量最多,都主打“生態牌”。在打通“兩山”轉換通道上,永泰堅持生態立縣、旅游強縣,通過發展生態旅游爭當綠色變現先鋒。

    近3年,全縣旅游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速均超20%以上,2019年旅游人次突破1200萬,在省內僅次于武夷山市。2019年,永泰還以全省第一的成績榮獲全國首批“全域旅游創建示范區”。

    打通綠色變現通道之后,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更加考驗執政者的智慧。永泰,在盤活旅游資源上做文章:設立旅游資源運營轉讓新機制。

    這不,作為永泰老牌4A級景區,天門山景區即將迎來新東家,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

    “天門山景區原東家運營了18年,如今面臨轉型升級,無力承擔高額投入。”永泰青云山管委會主任、縣文體旅局局長李志專說,通過新機制實現股權轉讓,引入有實力的新東家接盤,目前正在積極談判,“成功交接后,新東家將重新布局景區,引入全新旅游產品”。

    像這樣的盤活不是個例。永泰引入全球百強酒店集團——雅閣酒店集團,對福州青云山御溫泉酒店升級改造及新建;引入水發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接手云頂景區,推動云頂5A級提升(螞蟻小鎮)項目……在永泰珍貴的大小旅游景區內,盤活正為生態變現注入源源活力。

    2019年,《永泰縣旅游資源管理實施意見》出爐,對全縣旅游資源資產進行評估并劃分為五個等級。《意見》對不同等級的旅游資源有不同的管理辦法,旨在規范旅游資源資產交易,增強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監管。

    盤活的效應是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永泰立足旅游資源運營轉讓新機制,持續打造營商環境的“綠水青山”,提升對“大好高”項目的吸引力。

    “這里簡直就是人間仙境,我們一定要在這里投資最好的項目。”2年前,山東蓬萊八仙過海旅游集團投資人一來到永泰,就作出落地項目的決定:以歐樂堡海洋世界為首期項目,建設大型旅游綜合體,成為國內第一家四面環山的海洋世界。

    去年5月,永泰野生動植物共生園在丹云鄉動工,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產業總收入10億元;福州市首批特色小鎮——永泰智慧信息產業園已吸引130多家企業落地,累計創稅超3.3億元;永泰抽水蓄能電站火熱建設,建成后每年將納稅約1.9億元……

    (二)

    在改革中變現

    2589畝商品林換來744萬元合同款

    “今年我們多留點錢,接著種大樹種好樹,大家覺得怎么樣?”

    “我贊成,響應政府政策,多為子孫后代考慮。”

    這幾天,在嵩口鎮里洋自然村,69歲的老林農陳正祖正和林農們盤算著商品林贖買資金的分配。

    里洋是遠近聞名的林業村,當地人靠山吃山,祖祖輩輩以種種砍砍為生。這片商品林是大家守了30多年的“綠色金庫”,可自打林子被劃入重點生態區位后,嚴格的限伐政策,讓他們只能“捧著金飯碗討飯吃”。

    林農守著商品林卻不能變現,怨聲漸起,生態保護壓力日增。如何破題?永泰縣委書記陳斌介紹,作為全國、全省試點,永泰創新推出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改革。

    “通過公開競價等方式,一次性將林木所有權、使用權和林地經營權收歸國有,林地所有權仍歸屬村集體。”永泰國有林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其梭說,縣里先后出臺《永泰縣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林木贖買方案》《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后林地租賃辦法》等文件,成立國有林業開發有限公司,為贖買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規范標準,加快資源流轉。

    “去年10月,我們把聯合承包的2500多畝商品林流轉給公司,合同總價款744萬元分兩筆到賬。”陳正祖說。

    生態得綠,林農得利。改革一呼百應,目前全縣共籌措贖買資金7400多萬元,完成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125宗,面積32710畝,受益林農2456戶11745人,林農增加收入6686萬元。

    對林農來說,改革讓“綠色金庫”成功變現。但生態保護不是一買了之,森林的后續經營管理如何再變現?

    “我們以贖買林權入股,與福州市綠色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綠金(永泰)鄉村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共同開發林下種養、森林旅游、林業碳匯等項目,為贖買林地注入造血功能。”永泰縣林業局局長張義文說。

    為讓造血功能真正發揮作用,改革還在深入。“今年計劃升級打造林業金融中心,實現林業資源像股票一樣買賣。”張義文透露,這項工作正在緊密籌備。

    永泰山水美不勝收,吸引戶外活動愛好者前來徒步穿越。記者 陳永章 攝

    永泰山水美不勝收,吸引戶外活動愛好者前來徒步穿越。記者 陳永章 攝

    (三)

    在守護中變現

    2500多畝花生帶動一二三產滾動發展

    一公斤能賣到60元左右的花生,產自永泰縣長慶鎮。

    “兩個秘訣,一個是品種好,一個是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天然哺育。”長慶鎮農業服務中心農藝師張傳銀底氣十足。

    站在長慶鎮中洋村花生試驗田旁,只見青山環繞,長慶溪蜿蜒奔流,白鷺振翅飛翔,仿佛人間仙境。張傳銀說,大家剛忙完9個新品種的試種,又忙著申報農產品國家地理標志。

    花生,在綠水青山與鄉村振興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去年,全鎮種植花生2500多畝,平均每畝為農戶帶來6000余元經濟收益。除了一產的特色農業,還延伸出二產的精加工、三產的“花生+”鄉村游,一二三產滾動發展,為山區小鎮帶來可觀“錢”景。

    中洋村脫貧戶朱金木一家是綠水青山變現的受益者之一。去年他們家光靠3畝花生地,就增收好幾萬元。

    其實,長慶鎮的綠色變現并不是一帆風順,而是經歷過“制約的疼痛”。

    永泰盛產李果,多年前,蜜餞加工產業一度在長慶溪流域蓬勃發展。然而環保措施不到位讓長慶溪成為全縣唯一劣Ⅴ類河流,讓沿線村民飽受水污染困擾。

    生態的優勢不能丟。2017年,一場“碧水清源”行動在全縣打響,昭示著永泰選擇守護綠水青山的堅定決心。

    “短短兩三個月時間,長慶溪流域內的11家蜜餞廠關停了9家,還有2家提升改造,水質由劣Ⅴ類提升至Ⅲ類。”中洋村黨支部書記朱兆森至今仍對這場轟轟烈烈的行動印象深刻,縣委、縣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實施行動,每一項措施快、準、狠,凝聚起干部、群眾守護生態的強大力量。

    很快,一項項走在全省、全市前列的舉措陸續出臺: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管控制度,否決30多家意向入駐的污染企業;在全市率先開展河湖物業化管理;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水資源保護巡回審判點”……

    永泰縣長雷連鳴說,在數字中國建設大背景下,永泰還選擇以大數據驅動生態發展,用信息化賦能環境保護。2019年,依托縣攻堅作戰室,永泰投入468.73萬元,建起數字生態綜合管理平臺,實現生態環境的智能化管理。

    近日,長慶鎮再次開展長慶溪流域治理大排查、大整改和“清四亂”專項行動,把環境問題“回頭看”工作落實到位。

    2019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高于全省9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市排名第一,大樟溪水質常年達標率100%。

    從葛嶺鎮到長慶鎮,再到嵩口鎮,觸摸每一個綠色變現故事,我們在永泰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實踐樣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還看到一種經濟新常態——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行政機構網站刪除“漢人”改為“其余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萨嘎县| 镇安县| 沁阳市| 澄迈县| 凭祥市| 青州市| 鄄城县| 伊金霍洛旗| 香港 | 南郑县| 喀什市| 鲁甸县| 威宁| 根河市| 涟水县| 新兴县| 竹溪县| 辽阳市| 海林市| 金门县| 元朗区| 汝州市| 海阳市| 西城区| 秭归县| 尚义县| 广州市| 基隆市| 宜宾市| 榆社县| 永新县| 正阳县| 沅陵县| 信宜市| 通山县| 东至县| 泰宁县| 体育| 资源县|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