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羅源縣委書記、福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 劉曉強
《習近平在福州》采訪實錄深刻再現了總書記當年在福州工作與生活的點點滴滴,每篇文章我都認真研讀,感觸很深。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1990年~1999年,他15次來羅調研視察指導工作,多次深入民族村考察。2019年,羅源縣委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今后,羅源縣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工作主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傳承保護畬族文化、夯實教育民生等工作為重點,不斷開創我縣民族團結進步新局面。
一、圍繞民族脫貧攻堅,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提出,要抓好少數民族地區的脫貧致富工作,做到扶持資金、力量、政策“三到位”,責任、任務、時間“三落實”,實現少數民族共同富裕。2017年底,羅源縣實現了34個民族村全部摘帽,所有少數民族貧困戶全部脫貧。下階段,我們將按照“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的要求,進一步健全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堅持因村因人施策,選準配強幫扶責任人,落實任務清單,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讓更多畬族同胞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二、深化民族鄉村建設,打造畬家福地品牌。當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頂烈日、冒風雨來到民族鄉村,看望慰問少數民族鄉親,實施造福搬遷工程,幫助畬族同胞搬出交通閉塞、地質隱患多的大山深處。近年來,羅源縣陸續實施了起步鎮庭洋坂、水口洋等少數民族村搬遷造福工程,搬遷人口占全縣少數民族總數38%,極大改善了畬民的居住條件,并成功打造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南洋村。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民族鄉村建設力度,結合“一革命四行動”,全面推開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文化鮮明、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的民族鄉村,致力打造“畬家福地”。
三、聚焦民族文化傳承,構筑非遺特色地標。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中寫道,畬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本民族文化,畬族文化在國內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羅源縣不僅是全省最早建立少數民族文化站(1958年)的縣份,還是全省少數幾個畬族非遺項目大縣之一,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有2項、省級4項、市級3項。接下來,羅源縣將以福州市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畬族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加快建設畬族文化民俗小鎮,激發畬族文化內在活力,擦亮“畬風海韻”品牌,讓畬族文化成為推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責任編輯:趙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