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周圍現代化的高樓橋梁襯托出林浦村的靜謐與厚重。

    周圍現代化的高樓橋梁襯托出林浦村的靜謐與厚重。

    福州晚報記者 陳濱峰 雷巖平 林銘 見習記者 王月玲 陳尚言/文 記者 石美祥 見習記者 林雙偉/攝

    倉山區城門鎮林浦村,位于南臺島東北隅,北臨閩江,南靠九曲山,隔江與鼓山相望,有內浦環繞成島。

    自五代開始,林姓聚族而居,日趨興盛,故稱之為“林浦”,迄今有千年歷史。林浦古村包括獅山、濂江、紹岐、福廉4個自然村,獲評中國文化遺產之歷史文化村落、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

    時光荏苒。如今,一江之隔的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巨蝶展翅,魁浦大橋、鼓山大橋長龍臥波。新時代的大潮,澎湃在這個古老的村莊。不遠的將來,這里將打造“林浦歷史風貌區”,兼具古樸與時尚,理性與浪漫,歷史與現代,宛若福州的“后海”。

    這里坐落著南宋最后的行宮,創辦福州唯一傳承至今的書院;這里“七科八進士 三代五尚書”的美名流傳數百年……林浦這座歷史文化名村,千年來寫下無數傳奇故事。

    自唐以來,歷數朝,村中200多座各具特色的古建筑星羅棋布。幾天前,“晚報巡村”記者一行穿行在古村深巷,好似穿梭在古老久遠的時光隧道中。

    最小皇帝行宮藏村中

    見證宋朝最后余暉

    “林浦的景點太多了,一天都走不完!”蔡秀欽大姐是林浦的金牌導游。提起村里的幾十個景點,她如數家珍。

    駐足浦下河南岸,泰山宮在這里已矗立八百年。與北方皇宮坐北朝南不同,它坐南朝北,仿佛靜靜遠眺北國故土。

    這座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小的皇帝行宮,曾是宋末君臣最后喘息之所。他們從臨安一路南逃,到達林浦。7歲的趙昰(宋端宗)即位。福州也一時成為南宋朝廷抗元的中心。文天祥、陸秀夫、陳宜中等宋末名臣在此謀劃最后的光復之路。

    可惜僅過半年,元兵就攻陷福州,幼帝與文武官員再次渡海南逃。最后在崖山,陸秀夫背起宋帝,奮身躍海,寫下一個朝代最后的悲歌。為逃避元朝廷追查,林浦百姓將宋帝行宮平山閣改為社廟,號稱“泰山宮”,宮中所立神像,暗中一一對應著宋末君臣。

    泰山宮由正殿、將軍殿、天后宮組成。走進泰山宮,門庭華美,令人驚嘆。穹頂藻井,沒有一顆鐵釘的榫卯結構,裝飾著雙龍戲珠與丹鳳朝陽的精美圖案,雍容莊敬、精美絕倫。宮內,雕梁畫棟、翹角飛檐。將軍殿內有一個戲臺,戲臺四周有三國時期典故的浮雕,栩栩如生。

    “你們要是元宵節后幾天來,可以看到‘迎泰山’大典,這種儀式極為罕見。”蔡大姐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泰山神”出宮時的震撼場面。村民們奉童子泰山及文天祥、張世杰等神像巡游,以保全鄉安寧。這一習俗延續至今。特別是別具一格的“慫轎”和“狂奔”儀式,讓大典增添不少樂趣。

    傳說當年宋軍撤離福州前,將留下的軍糧,挨家挨戶發放到當地老百姓手中,足夠吃上三五年。感念于此,時至今天,林浦人在元宵祭祀活動的儀式上,還有分米的環節。

    林浦村有200多座各具特色的古建筑。

    林浦村有200多座各具特色的古建筑。

    名士輩出人才顯赫

    “四正文化”傳家風

    林浦記載了一個朝代覆滅的悲情史實,也承載著先人們出仕登科的無上榮耀。

    村里高高矗立的“尚書里”石牌坊,中間兩根方石柱上刻著楹聯:“七科八進士傳經衍慶,三代五尚書積德流芳”。

    這段典故,源自林氏子孫在明代七次參加科考考中了八位進士,并自林瀚起祖孫三代出了五位尚書。一個家族在短短時間里有如此顯赫的科舉成就和仕宦經歷,堪稱史上罕見。而林浦千年歷史上共出了18名進士,可謂“全國進士第一村”。

    “林浦以尚書文化為思想精髓,而支撐起林浦尚書文化的便是‘四正文化’。”林浦小學校長翁加全說,四正文化是林浦家風文化的基石,出自時任吏兵二部尚書林瀚給正德小皇帝上書中提及的“養正心、崇正道、務正學、親正人”。其傳遞的揚孝悌、修己身、行廉潔、睦宗族四個方面的思想,成為澤被后世的良好家風。

    在翁加全主持編著的林浦小學校本教材《濂水文光》中,“四正文化”也被重點闡述。進校開始,林浦孩子就要認識自己的家鄉,了解它深厚的歷史積淀。學校正在選拔培訓三四十名學生小導游,讓他們為更多的游人講述林浦的歷史和光輝。

    濂江書院保存良好 。

    濂江書院保存良好 。

    朱子講學傳承深遠

    千年書院保存良好

    小小一個江邊村落,卻文風鼎盛、學子勤奮、名人輩出。仔細研究林浦的歷史,會發現這并非偶然,是千年來文化教育的積淀。

    林浦地處閩江下游,千年前已是福州水產品的主要集散地。經濟的發展,生活的改善,原來的私塾已無法滿足人們對文化教育的需求。于是,早在唐朝時期,濂江書院便應運而生。

    書院位于林浦村平山之麓,北鄰閩江,面對鼓山,風光秀麗,環境幽靜。現存書院為清代建筑,二層木結構,面積不大,典雅別致。

    這是福州唯一保存良好的古書院。史料記載,在福州除了眾人皆知的四大書院外,還有大大小小二三十個書院,而保存至今最為完好的當數濂江書院,最難能可貴的是,其歷經千年至今仍辦學不斷。

    曾經的濂江書院如今更名為林浦小學,書聲瑯瑯,不絕于耳。“我的前任就是黃斡。”翁加全如是戲言。確實,朱熹及其弟子黃斡等均在此講學。

    朱子“門戶開放”的教育理念在林浦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自此濂水龍騰文光射斗賢人輩出。四方學子慕名而至,學風日盛,濂江書院也成為古時福州教育發達的縮影。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閩清縣匯聚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米林县| 望城县| 手游| 曲松县| 鱼台县| 嘉祥县| 万盛区| 公安县| 乌兰察布市| 福贡县| 南城县| 夏邑县| 梁河县| 乌兰浩特市| 西吉县| 卢氏县| 潮安县| 抚顺市| 江山市| 永安市| 遂川县| 土默特左旗| 潜江市| 宜兴市| 柘荣县| 台南市| 栾川县| 台东县| 霸州市| 渝中区| 丹东市| 牙克石市| 胶南市| 越西县| 沙洋县| 丽江市| 饶平县| 景谷| 汨罗市|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