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最近田里的瓜苗根部有點倒伏,還碰上了不知道哪種病蟲害,你能幫忙來看看嗎?”3日一早,接到訂苗客戶的求助,福州昌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鎧鑛驅車趕往閩清,為瓜農已經種下半個月的瓜苗“看診”。張鎧鑛抵達后,詳細了解,開出“藥方”,瓜農這才放下心來。
眼下正是苦瓜、黃瓜、甜瓜、西瓜等瓜類種植季節,作為種苗提供方,張鎧鑛的微信、電話響個不停——要解答各類病蟲害疑問,還要叮囑用藥期間的注意事項。趁著苗場的活不多,疫情也持續向好,他還連續幾天趕赴福建多個規模較大的種植基地,現場給瓜苗“看診”,面對面幫農戶解難題,周到的“售后服務”讓訂苗農戶連連點贊。
來自臺灣花蓮農家的張鎧鑛于1996年來榕,一開始在馬尾從事不銹鋼水槽生產。在工作中,他和同樣是農業好手的連江姑娘鄭秀玉情投意合,結為連理,并于2013年創立福州昌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瓜果蔬菜嫁接苗及實生苗種苗,每年產出種苗1800多萬株,成為福建有名的現代農業集約化育苗生產基地。
在為農戶提供優質種苗的同時,公司周到的“售后服務”也一次不落。“做農業和其他行業一樣,售后服務同樣是關鍵一環。”張鎧鑛告訴記者,以前農民自己播種、嫁接,因為技術和條件的不足,成功率很低。采用優質種苗后,再配合公司的專業化指導,成功率得以提高,種植成本得以節省。“這不僅是對我們賣出種苗的負責,為農戶解答好一些日常的種植技術難題,他們會更放心,從事農業生產也更有信心。”
除了不斷提供售后服務,張鎧鑛的公司還提供栽培技術指導服務,通過12316、益農信息社、微信等提供遠程技術服務,帶動農戶增收。此外,夫婦倆承辦了農民田間學校,建立蔬菜實訓基地,培訓貧困戶及農民,在2017年榮獲連江“助力精準扶貧示范企業”稱號,該公司也成為閩臺農業合作的一個典范。
“落地福州發展以來,這里給予臺農農業投資以稅收、用地、科技引進等各項優惠政策,為我們事業發展不斷注入活力。”張鎧鑛說,近年來,他還得到扶持,為大棚引入農業物聯網技術,即使人回到臺灣,通過手機也可操控大棚的遮陽板、風機和水泵。
今年疫情期間,連江當地干部以及來自市、縣臺港澳辦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送來的幫扶舉措也讓他倍感溫暖。“在苗場恢復正常生產時,他們送來復工所需的防疫物資,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在疫情防控期間,鎮村干部們還及時為我們的農資運輸提供了通行證,讓我們生產經營得以正常進行,減少了損失。”張鎧鑛說。
談及未來在福州發展農業的展望,張鎧鑛充滿信心。他表示將充分利用好這片興業沃土上的發展機遇,帶動更多農戶創造幸福生活。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倉山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 多舉措提高居民意識2020-05-06
- 福州臺江區檢察院第五檢察部:為未成年人筑起心靈停泊的港灣2020-05-06
- 馬尾區長“吃播”賣力推介海產品 200萬人次圍觀2020-05-06
- “五一”整治不停步 福州倉山已整治群租房1315套2020-05-06
- 一律封房一律清人 福州臺江區排查整治危房動真格2020-05-06
- 福州:戰“疫”中奔涌文明力量2020-05-06
- 福州兩大歷史文化街區 “五一”期間亮相央視2020-05-06
- 福州下月實現“雙河長”制全覆蓋2020-05-06
- 福州高校即將開學!這份健康錦囊請查收!2020-05-06
- “送送送”帶動“買買買” 福州假期消費業態百花齊放2020-05-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馬尾區長“吃播”賣力推介海產品 200萬人次圍2020-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