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永泰縣梧桐鎮白杜村風景秀麗。記者 葉義斌 攝

    永泰縣梧桐鎮白杜村風景秀麗。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樓衛東 謝星星 葉欣童

    國家級生態縣、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在福州后花園——永泰,一項又一項國家級金字招牌,向世人展示好山好水好生態釋放出的發展紅利、惠民福利。

    去年以來,永泰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生態立縣、旅游強縣”戰略,在守護好綠水青山的基礎上,高質量推動縣域發展轉型升級,讓良好生態成為全域旅游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點,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態旅游城、人居幸福地”。

    凸顯生態優勢

    激活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今年是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輸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機制,增強致富內生動力,防止返貧。”

    總書記在福建和福州任職期間,曾多次深入永泰縣貧困鄉村調研指導。永泰縣歷屆黨委、政府牢記總書記“唱好山歌,畫好山水畫”的殷切囑托,始終堅持綠色引領,以生態優勢激活內生動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脫貧攻堅雙贏的良好局面。2017年底,全縣1271戶4149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2018年,永泰成為全省23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首批5個脫貧摘帽貧困縣之一。

    【故事點擊】

    從貧困村到畫家村

    脫貧的成績不僅僅是數據上的“減少”,更要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獲得感、幸福感的“增加”。

    走進梧桐鎮白杜村,鵝卵石休閑步道干凈整潔,碧綠的茉莉花田綿延不絕,道路和田間的弱電桿線全部下地。很難想象,這個田園牧歌般的好地方,一度是貧窮的代名詞,沒有產業支撐、村財薄弱、臟亂差……村民們住得差、收入低,更別提什么幸福感了。

    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白杜村的“藥方”,就是要把生態優勢變成脫貧致富、村莊發展的“真金白銀”。

    確定思路后,白杜村打開了脫貧視野。“村莊位于風光旖旎的筆架山下,緊鄰203省道,大樟溪穿村而過,村里還有80畝茉莉花田和成片的青梅樹,資源優勢得天獨厚。”村主任黃玉生說,要把好生態展示出來,首先從“洗臉打扮”開始,垃圾治理、農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通過努力,白杜村從名不見經傳的山村,變成市級精品村、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去年還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美麗的生態,加上鄰近福詔高速的地理優勢,為白杜村帶來一批又一批游客。“他們拍照、游玩,土菜、水果一筐一筐地買走!”昨日一早,村民邱秀香一邊忙著給土特產包裝,一邊繪聲繪色地向記者描述生活的變化,“以前農產品都要辛苦送到鎮里去賣,還不一定賣得好,現在家門口就賣到斷貨”。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為白杜村指明發展的新方向。

    近年來,好山好水好風光吸引中央美院教授來村采風,并且提出建設畫家村。這正是白杜村新生活、新奮斗的大好契機!

    將閑置的小學校舍改造成青年旅社;將舊牛欄改造成“千尋白杜”民宿;把舊禮堂變成新的藝術家交流場所……以打造畫家村為抓手,白杜村在發展鄉村旅游中形成“生態優勢+藝術魅力”差異化競爭優勢,不僅增加了就業、厚實了村財,更凝聚起干部群眾實施鄉村振興的信心和干勁。

    “沒想到村子能有今天的模樣,我們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53歲的李放飛早年因病致貧,如今不僅順利脫貧,一家三口一年到頭都有活干,人均年收入約9000元。

    “我們要牢記習總書記提出的‘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扶貧理念,堅定信心、扎實推進,讓一方水土真正富養一方人!”黃玉生說。

    厚植生態底色

    全域旅游引領產業興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

    按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永泰將全域旅游發展作為帶動鄉村振興的引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新興文旅項目落地,推動發展鄉村度假游、田園風光游、農事體驗、文化創意、旅游研學等新業態,培育了清涼幸福莊園、塘前千江月農場等一批休閑農業示范基地,打造了春光、月洲等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示范村,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去年9月,永泰獲評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去年,全縣接待游客量突破1200萬人次。其中,鄉村接待游客量約457萬人次,比增68%;旅游總收入約20.6億元,比增82%。

    【故事點擊】

    大項目好項目接連落地永泰

    家住福州市區的旅游愛好者鄭小華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往永泰的鄉村跑,梧桐鎮的春光村和坂埕村、嵩口鎮的大喜村和月洲村等都是他相機里的“老熟人”。

    “去永泰看山、看水、看莊寨古厝、看鄉愁,沒想到還能看‘海’。”2018年國慶,國內首座“大山里的海洋世界”——歐樂堡海洋世界在葛嶺鎮開門迎客,掩映于青山綠水間的旅游綜合體讓老鄭等資深玩客眼前一亮。“到山里來看海”,成為永泰旅游新品牌。

    歐樂堡海洋世界由10余個主題場館組成,北極熊、白鯨、企鵝等1000多種海洋物種讓游客大開眼界。4月2日上午,一場精彩的海豚表演在那里上演。自3月21日恢復開放以來,這樣的海洋動物表演每天3場,為游客帶來歡聲笑語。

    以歐樂堡海洋世界為首期項目,投資方斥巨資建設大型旅游綜合體。“歐樂堡水上樂園、海洋科普研學基地已建成營業,海洋極地世界獲評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歐樂堡夢幻世界、三仙勝景已完成前期規劃設計。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量800萬~1000萬人次。”項目投資方相關負責人說,這背后是他們對永泰發展全域旅游的信心。

    信心不僅來自得天獨厚的好生態,還來自當地盡心竭力的好服務。“為加快推動項目落地,我們不斷完善審批服務,從項目征地到首期項目運營只用了1年半,創下永泰項目落地新速度。”青云山管委會主任、縣文體旅局局長李志專說,項目帶動周邊餐飲、住宿、農產品、創意等旅游相關產業全面發展,也為周邊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真正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落地永泰的新興旅游項目,遠不止這一個。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帶動效應持續放大,文旅產業、康養產業等項目開發呈井噴式發展,中歐康養、云湖溪谷、野生動植物共生園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建設。上月,永泰旅游集散中心、清涼山旅游度假區研學酒店和文旅創客星工坊等文旅項目相繼動工,為不斷提升永泰旅游消費品質、形成“全域旅游”交通服務網絡添磚加瓦。

    建設生態文明

    竭力保護傳承歷史文脈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永泰吹響既要守護綠水青山又要傳承歷史文脈的嘹亮號角。

    去年以來,永泰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保護好古建筑、古村落、傳統街區、文物和自然遺產。目前,國家級、省級傳統村落數量均為全省最多,永泰莊寨建筑群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座莊寨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同安鎮愛荊莊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故事點擊】

    “復活”莊寨的永泰力量

    迎著春的氣息,記者走進同安鎮,成片的油菜花田與滄桑而古老的愛荊莊和諧共生,讓人在良好生態和歷史文脈中愜意徜徉。

    愛荊莊這座以尊重女性、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作為莊厝命名的古寨堡,歷經180多年的風雨滄桑。

    “之前隨著村落里新房不斷拔地而起,老宅顯得更加寂靜和落寞。”駐足村道、遠望莊寨,愛荊莊理事會執行會長鮑道文的思緒回到多年前。他告訴記者,由于缺乏維護和修葺,莊寨幾年前出現衰敗的跡象。

    “我們有責任保護它!”2015年,永泰縣成立古村落古莊寨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縣村保辦”),把莊寨保護工作提到全縣重中之重的議事日程。在縣村保辦的指導下,鮑道文和族人們成立愛荊莊保護與發展理事會,多方籌集資金,加上政府下撥的補助資金,連續修繕了5年,才有了愛荊莊今天的風貌。

    目前,永泰縣已有38座莊寨注冊成立了保護與發展理事會,村民的觀念也逐漸從“拆寨為榮”轉變為“護寨光榮”。經過全縣上下近5年的努力,實現30多座重點莊寨基本上不塌、不漏、不倒。

    激活人氣是“復活”莊寨的關鍵。近兩年,中國“鄉村復興論壇·永泰莊寨峰會”、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之“記憶·鄉愁”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專題論壇等相繼舉行,為永泰帶來最新最前沿的鄉建資訊;去年9月,永泰縣在大洋鎮、同安鎮舉辦首屆耕讀文化藝術節,推出稻田演出、非遺服飾展演、民俗和農耕文化展覽、鄉村市集等活動,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互動。

    “永泰堅持以傳統村落和古莊寨保護開發為抓手,推動傳統文化、全域旅游、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融合發展。”永泰縣委主要領導表示,全縣以首屆耕讀文化藝術節為新起點,傳承好延續千年的歷史文脈,為建設“生態旅游城、人居幸福地”貢獻強大的人文力量。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際友人點贊、央媒聚焦,《月映武夷》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志丹县| 耒阳市| 合川市| 德惠市| 布拖县| 巴里| 阳曲县| 右玉县| 视频| 色达县| 吉水县| 清河县| 六枝特区| 富平县| 姜堰市| 峨眉山市| 江阴市| 百色市| 顺义区| 台东市| 如东县| 夏邑县| 巨鹿县| 华蓥市| 孝感市| 江都市| 永福县| 河源市| 武乡县| 长葛市| 太和县| 偃师市| 西乌| 忻城县| 乌苏市| 邳州市| 阿勒泰市| 吉安县| 河西区|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