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洲大橋橫跨閩江,連接倉山和臺江。(資料圖)
近年來,在城市交通管理和規劃方面,福州勇于探索,不斷進行新的嘗試。但是,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也使得城市交通量不斷增加,出行距離隨之增大。因此,福州城市交通仍然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如何緩堵保暢,讓市民出行更便捷?成為今年市政協委員關注的一大熱點。
優化交通組織
緩解交通壓力
交通是城市生存發展、內暢外聯的命脈所在。緩堵問題一直是政府關注的焦點、市民熱議的話題。今年市政協委員郭力丹最關心的就是緩堵保暢。
郭力丹建議,應加強停車場設施建設,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在新建停車場的規劃中,加大立體停車場的建設力度。
“有效的交通組織對于緩解交通壓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郭力丹表示,單向交通和轉向交通的沖突,常常導致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無論是單向還是轉向均包括機動車、非機動車以及行人。因此,為了避免在交叉路口發生安全事故以及堵車事件,交通的組織應注意避免物理上造成的二者沖突。
另外,郭力丹還建議,在十字路口有斑馬線的地段,紅綠燈時長應合理設置。福州市有些路段交通量較大,導致斑馬線上的行人等到綠燈通行時卻被轉向的車輛截住,等車輛行駛完綠燈也轉成了紅燈,于是行人跑步加快通行,這就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因此,紅綠燈的時間設置要跟交通需求相對應。
打造一體化
公共交通系統
福州公共交通方式有地鐵、公共汽車、 出租車(含網約車和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等。政協委員林仕滔表示,這些公共交通方式由不同的單位組織建設、運營和管理,存在一定程度上各自為政的現象,影響彼此之間換乘的便捷性。
對此,市政協委員林仕滔認為,可以通過有計劃地組織建設換乘“微樞紐”,把不同的交通方式聯接起來,打造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林仕滔建議,以重要地鐵站點為中心,盡可能就近設置公交車站點、的士站點、自行車停放處等,實現零距離或近距離換乘,提高換乘便捷性。
他還建議統一規劃布局交通換乘“微樞紐”,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建設方式,中心地區可進行立體建設,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配設其他便民服務功能。
福州晚報記者組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東部片區成為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2020-01-07
- 戴了過期OK鏡 福州一少女眼角膜不OK了2020-01-07
- 福州教授“看”睡蓮 “看破”基因密碼2020-01-07
- 20200202特殊日子去領證?福州婚姻登記處正常上班2020-01-07
- 福州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2020-01-07
- 《習近平在福州》采訪實錄在市兩會中引發熱議2020-01-07
- 福州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2020-01-07
- 福州今年要做些啥?錢要怎么花?收下這份福利!2020-01-07
- 福州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舊屋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2020-01-07
- 福州一女生小腿3度燒傷!只因腿冷用它取暖2020-01-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同心保護古厝 賡續千年文脈 ——市人大代表認2020-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