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從來沒有哪個省會的城區對路橋的建設如馬尾區這般關心。距離福州中心地帶20公里,堪稱福州最遠城區,蜿蜒狹長的地理環境,連快遞都歧視地打上了“馬尾區除外”的標簽。“要致富、先修路”,馬尾人尤其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馬尾不斷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東江濱大道、瑯岐環島路、瑯岐閩江大橋、三江口大橋等一系列大手筆項目建設打通了馬尾交通的“任督二脈”。如今的馬尾,已逐漸擺脫了“出行難”的束縛,駛入了新一輪發展的快車道。

    這張“網”編織了70年 助力馬尾大發展

    △東江濱大道“馬尾的事兒”資料圖

    擴路網 搭好“主動脈”給養經濟民生

    古時的馬尾道路用一個詞便可概括——石板路。古道21條,主道都由石板所建,支路皆為土路。

    1985年,作為福州開發區所在地,馬尾開始了大規模的公路建設。至1997年,境內相繼建成君竹、羅星、青洲等3條主干道和建星、港口、羅建、上岐、沿山、聯安、昭忠、建設、登龍、濟安等10條主要的次干道,形成立體交通網絡。

    馬尾的路網建設與開發區建設是同步的。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社會事業,路網就像血管一樣,流到哪便把發展帶到哪。

    “開發區是吹沙造地而來的土地,原本根本沒有東江濱大道,現在大道的北邊就是那時的開發區快安延伸區。”馬尾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桂英回憶道。林桂英口中的東江濱大道,是如今馬尾最主要的主干道之一。

    1997年年中,江濱大道建設工程浩浩蕩蕩拉開,1999年江濱大道正式通車。東江濱大道的設計理念在那個年代看來十分超前。馬尾段總投資4.5億元,16米寬機動車道、4米寬非機動車道,預留綠化50多米,全部鋪設地下管網。超前的理念成就了較為完善的江濱主干道,一大批項目、企業隨之落戶開發區,他們成為了現在馬尾經濟的主力軍。

    同樣因為路網建設得到發展的還有瑯岐。上世紀80年代,臺商想到瑯岐建設汽車城,最大的瓶頸就是交通。2018年1月1日,全長25.68公里的瑯岐環島路正式閉合通車。同年,市政府與國開金融、山水文園、海航集團簽訂了全域開發瑯岐島投資框架協議,計劃投資1000億元以上,建設文旅項目。

    這張“網”編織了70年 助力馬尾大發展

    △瑯岐島陳曉靜/攝

    如今的馬尾仍不斷提升城市道路建設水平,東江濱大道提升改造、福馬路提升改造、亭江104國道沿線提升改造等主干道相關工程持續推進。市政道路方面同樣不遺余力,僅2018年,就投資約11億元新建、改造鐵南西路三期等12條市政道路。“道寬”“路暢”是人們時下對馬尾道路的評價。

    架江橋 延伸“多觸角”打破發展壁壘

    馬尾地處閩江畔,一路沿江,除了道路,必不可少的就是橋梁的架設。二十一世紀前,馬尾一直沒有跨江大橋。與其他城區隔江相斷,必須花大量時間經過臺江區、倉山區等地繞行,甚至自己的瑯岐島也要依靠輪渡才能渡江抵達。

    跨江大橋的建設逐漸被提上議程。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

    “馬尾沒有橋,就像少了條腿,是跑不快的。”一位退休老干部回憶舊時在馬尾工作的情景,“上世紀50年代,去倉山是坐船,后來開發區建了大公路,也只是去福州方便了一點。現在路越修越大,橋建了好幾座,連著三環、福馬路等,到哪都快了很多。”

    這張“網”編織了70年 助力馬尾大發展

    △青洲大橋徐小麗/攝

    2002年,青洲大橋正式通車,直至現在仍然是福州市區通往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的最便捷通道。大橋結構為雙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主跨605米,是當時世界上同類橋梁的最大跨徑。

    2014年,瑯岐閩江大橋通車,瑯岐島對外交通瓶頸、群眾出行難等問題一舉破解,瑯岐融入福州“40分鐘經濟圈”。投資21億元的瑯岐閩江大橋,僅用2年多便建成。其主橋是雙塔高斜拉橋,入水深100米,主塔高223米,屬福建同類橋梁第一高塔。

    這張“網”編織了70年 助力馬尾大發展

    △三江口大橋 劉述先/攝

    2019年,三江口大橋通車,福州中心城區20分鐘可達,直達火車南站僅10分鐘路程。大橋北接線由13條匝道構成組合型樞紐互通,南接線長約1.9公里,共計4層21條匝道,是福州最為復雜的橋梁樞紐互通。

    公交系統的完善與大橋建設同步進行。盡管馬尾地勢狹長,但每間隔一個路段,就有一座跨江大橋,無論是前往火車站、機場,還是前往福州中心城區,車程都在半小時內,形成了“半小時輻射圈”。

    瑯岐閩江大橋建成后,180、201等多條線路相繼開通。2018年底,瑯岐首個公交樞紐站建成,站內可以停靠6至8條公交線路,以及大型停車場,通過公交、客運大巴、出租車等實現“無縫換乘”。

    三江口大橋通車后,市民乘公交直達火車南站的需求強烈,馬尾立即將其納入規劃之中,先后開通M2、M3專線,市民好評連連。

    這張“網”編織了70年 助力馬尾大發展

    △M2路公交 何鋆棽/攝

    “M2、M3真的是近年來最令人興奮的線路了,以前去火車南站,自己開車都要40分鐘,現在,1元公交十分鐘到達。”家住君竹路的市民陳先生說,“現在交通這么方便,聽說地鐵二號線延伸段快到馬尾來了,馬尾再也不是別人口中的‘郊區’了。”(記者 許琳晶 王彥)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匯通達網絡推動國補“下鄉進鎮” 助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乐平市| 襄樊市| 淮南市| 临沧市| 泽州县| 西华县| 庆安县| 宜宾市| 木里| 茶陵县| 苍梧县| 罗田县| 桦甸市| 辽中县| 泌阳县| 汉中市| 德安县| 汕尾市| 靖宇县| 洪湖市| 关岭| 玉溪市| 广饶县| 江津市| 拉孜县| 巴南区| 梁河县| 根河市| 如东县| 卓资县| 绿春县| 武冈市| 凤台县| 西贡区| 普陀区| 新津县| 周口市| 云南省| 福州市|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