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的“親本”在低溫池內繁育后代。
海峽網8月2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 文/攝通訊員 林瑩 哲釗) 8月中旬以來,福州海帶養殖產業進入關鍵性育苗期,海帶親本“躲”在低溫育苗池內過夏,繁衍后代。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福州的海帶育苗技術全國領先,育苗期比大部分城市都早,全市每年海帶育苗量約150億株,產值近億元,供應全國9個省及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
日前,記者來到全國最大的海帶育苗基地——連江官塢海產開發有限公司。走進該公司的海帶育苗池,陣陣涼風襲來。“這些都是海帶的親本,海帶孢子附著在海帶表面上,當水在適宜溫度時,可激活孢子,讓它們附著在育苗片上。”該公司董事長林哲龍告訴記者,夏季來臨時,當海水溫度超過25攝氏度,海帶就會爛掉。因此,南方的海帶育苗必須在低溫池內進行。作為全國最大的海帶育苗企業,官塢海產公司年生產海帶苗約100億株,供應遼寧、河北、江蘇、山東等9個省及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再過一段時間,首批苗種就可陸續發往全國各地。只需半年時間,幾毫米的海帶苗就能長至約3米長、0.4米寬。
據介紹,該公司先后培育連雜1號、2號、3號、4號海帶苗,產量由原來每畝5噸~10噸到現在畝產可達20噸~30噸,海帶寬度由15厘米~20厘米到現在最寬達1.5米,長度最高近8米,并實現了早種植、早收成、早上市和晚成熟,延長了種植和收割時間,充分利用了海區資源。
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州在全省最早進行海帶南移試養,1956年10月,省水產部門首先引進青島海帶苗,在連江筱埕長澳海區用筏式成功試養,海帶寬度、厚度均達到商品規格。1959年,全市海帶養殖面積擴大到2000畝,總產量830噸,同年,連江縣水產綜合場培育海帶海區苗成功,為進一步大面積推廣養殖創造了條件。2011年,由連江縣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合作研發的海帶“黃官”良種通過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該品種不但在本地受歡迎,而且在北方大部地區大面積推廣養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2019年福州市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行2019-08-22
- 福州七縣(市)區110處警模式改革正式啟動2019-08-21
- 福州在全省率先推行“減稅降費紅利清單”2019-08-21
- 福州精準景觀改造任務出爐 年底前157個項目基本完成2019-08-21
- 福州精準景觀改造任務出爐 年底前157個項目基本完成2019-08-21
- 一趟不用跑!福州推出線上刷臉查房服務2019-08-21
- 福州市商務局、市行政服務中心多舉措優化營商環境2019-08-19
- 福州開展慶祝中國醫師節活動2019-08-19
- 未經許可擅自架設通信管線 福州一建設單位被罰1萬元2019-08-18
- 長樂G228線舊鵬程路二期建設加快推進2019-08-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19年福州市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行2019-08-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