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竹嶼陳氏大厝 遷建牛崗山公園

    曾經的雕花窗欞十分精美(小飛刀/攝)

    福州竹嶼陳氏大厝 遷建牛崗山公園

    因年久失修,大厝內部破敗不堪

    福州竹嶼陳氏大厝 遷建牛崗山公園

    陳氏大厝四周,都已是馬路和高樓

    海峽網3月11日訊 (海都記者 石磊磊/文 包華/圖 實習生 鄭龍昊)在福州的東二環片區,高樓林立的建筑群中,有座竹嶼陳氏大厝,福州的老建筑愛好者把這座大厝的封火墻,稱作“福州最優美的封火墻”。過去十多年,因為周邊工地施工,加上臺風影響,原先占地超3000平方米的大厝,只剩下1600平方米。昨日,記者從福州市城鄉建設發展總公司獲悉,今年這棟歷史建筑將遷建到牛崗山公園,并根據歷史資料進行修復,恢復最早的建筑格局。

    建于清末,是福州現存體量最大的歷史建筑之一,將根據史料恢復最早的建筑格局

    民居中西合璧但東西兩路已消失

    竹嶼陳氏大厝,是一座充滿詩意的百年建筑。晚清大厝所在,是種植大片竹林的島嶼。

    古建筑愛好者“小飛刀”從2008年開始關注這棟建筑,他說這棟建筑線條優美,有威武的虎頭門,有大埕外的西式紅磚院門和花墻,還有他見過最美的封火墻。

    大厝原分為東中西三路,均為福州傳統民居樣式,兩路花廳為西式,體現了近代福州民居中西合璧的特色。

    上周末,記者在探訪這座建筑時,看到周邊成了菜園,東西兩路建筑已經消失。在大厝門口,掛著晉安區保護建筑的牌子,西式的花廳也不見蹤影,好在虎頭門、部分封火墻尚存。

    在大厝住了幾十年的王先生告訴記者,這里最多時住了十幾戶人家,“這幾年,周邊施工多,還有臺風影響,很多房間被損毀。如今陳家后人都沒在這里居住。”

    祖上經商后人有著名鄉廚

    福州老建筑百科網站上,記錄了陳氏家族的名人。記者幾經輾轉,聯系到了大厝陳姓主人的后代——網友“困獸”。“困獸”告訴記者,陳家大厝是她的祖上陳魁輿蓋的,傳到她這里已經是第六代了。她的曾祖父陳維開,在倉山經營一家洋行。當時大厝里一共七房,她爺爺陳爾錐(族名陳周琦)家是二房,陳爾錐畢業于復旦大學,祖宅大厝中路就是她爺爺居住的。

    民國時期,大厝還出了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的陸軍將領陳爾修、馬尾船政畢業后留學德國深造的海軍中將陳爾恭,兩人和陳爾錐是堂兄弟。

    “困獸”記得爺爺特別愛護老宅,尤其是院里的古井,下雨天要蓋蓋子,平時不許任何人在井邊洗衣洗菜。時過境遷,陳家的后人中,“困獸”的父親陳崇業成了福州著名的鄉廚。

    對每一處構件編號 保證修復完整性

    市城鄉建總相關項目負責人陳沛介紹,大厝將在晉安區的牛崗山公園里完成重生。“這座建筑的遷建方案,經過了市名城委與相關專家的反復論證,最終確定要在公園東南角完成遷建和復原工程。”

    據了解,在遷建前,相關部門已經對大厝的所有建筑進行了測繪,之后將對每一處構件進行編號并落架施工,記錄所有構件的位置和角度,最大限度地保證建筑完整性。

    對于大厝已經消失的兩個部分,陳沛表示,會根據測繪以及專業論證的結果,對陳氏大厝進行原樣修復。“遷建的部分,面積大約1600平方米,只有原先的一半左右。在公園復原后,會恢復原先的三路,約3000平方米,是福州現存體量最大的歷史建筑之一。”

    記者了解到,遷建后的陳氏大厝,將移交給晉安區的相關部門管理,讓這座歷史建筑“活起來”。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湟源县| 马鞍山市| 临漳县| 竹溪县| 巴林左旗| 乐陵市| 紫阳县| 龙陵县| 清涧县| 类乌齐县| 通海县| 平邑县| 垣曲县| 腾冲县| 修武县| 开鲁县| 江孜县| 菏泽市| 佛坪县| 芜湖县| 西林县| 板桥市| 颍上县| 潞城市| 微山县| 常山县| 卢湾区| 乌拉特后旗| 湘乡市| 长沙市| 屯门区| 杨浦区| 娱乐| 乐都县| 贵港市| 紫云| 虹口区| 年辖:市辖区| 溧阳市|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