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退養還濕見成效

    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退養還濕見成效

    鳥兒在生態鳥島附近悠然覓食。(唐小云攝)

    海峽網10月12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池塘遍布,綠水悠悠,蘆葦搖蕩。11日,記者走進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只見大大小小的“綠洲”散落在水中央,或長著茂密小樹林,或長滿茵茵水草,成群候鳥圍著“綠洲”覓食、戲水,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

    “這些‘綠洲’就是生態鳥島。”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鄭航告訴記者,管理處今年加大力度開展退養還濕工作,勸退養殖戶,收回養殖魚塘,改造建設成淺灘濕地和生態鳥島。截至目前,保護區內已完成退養還濕460多畝,濕地公園內也完成退養還濕400多畝,在這些池塘中建成了大大小小的生態鳥島約60個,為鳥類創造舒適的“宜居家園”。明年底前,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退養還濕面積將達到1800多畝。

    鄭航表示,生態鳥島模仿鳥類生存的濕地自然環境,種上烏桕木、木芙蓉、芭蕉、紅樹林等樹種。原來有魚塘,人為活動多,候鳥的棲息地也少,現在茂密小樹林和淺水灘涂成了鳥類良好的棲息之所,候鳥隨之增多,年初以來保護區候鳥記錄累計3萬多只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只次,其中部分鷺類已經在生態鳥島上“安家”,也吸引了不少鴴鷸類、雁鴨類在鳥島上覓食休息。

    “退養還濕過程很艱難,但看到成效,我們都感到欣慰。”鄭航告訴記者,養殖戶在此養殖多年,許多池塘建在保護區成立之前,眼看魚塘要被收回,心存抵觸。他們與其進行“心與心”的溝通,頻繁接觸后彼此還成了朋友。

    在長期的溝通交流中,不少養殖戶逐漸意識到保護濕地的重要性。保護區管理處除了為他們爭取合理合情的補償,還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吸納其成為濕地保護區的管護員,專門從事濕地巡查工作。

    潭頭鎮克鳳村民林發金原來是濕地的養殖戶,現在是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護員。“保護濕地、保護候鳥,功在千秋、利在后代。”他說,他現在從早到晚巡查,保護候鳥安全越冬,留鳥舒適生活,也幫忙維護濕地生態環境,工作十分充實。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從入境消費到離境退稅 跨境服務便利化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双城市| 合作市| 贵阳市| 栾城县| 盐城市| 常宁市| 湖州市| 江阴市| 临泉县| 兴隆县| 天祝| 黄浦区| 新丰县| 嵊泗县| 景宁| 临清市| 赣榆县| 澄江县| 中江县| 甘孜| 集贤县| 板桥市| 新和县| 沙洋县| 肇东市| 达拉特旗| 保德县| 深水埗区| 镇沅| 贞丰县| 银川市| 塘沽区| 星子县| 谢通门县| 怀柔区| 安宁市| 石屏县| 定南县| 沁源县| 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