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福州六大水系107條內河 正迎來最全面的“手術”

    西湖畔,涼風習習,清新怡人,鍛煉的人絡繹不絕。常來跑步的市民石先生說:“西湖水越來越清,夜景越來越美了。”

    過去,這顆城區中心的明珠也飽受污染困擾。轉變,源于2016年下半年福州打響的城區水系綜合治理之戰,以及今年啟動的西湖綜合治理攻堅戰。福州市提出,努力在3年內徹底實現城市水環境的長“制”久安。

    六大水系、107條內河,正迎來史上最全面的“手術”。

    標本兼治:從末端治理到全過程治理

    三江入城,水系縱橫。福州城區共有107條內河,水網平均密度之大,全國罕見。然而,隨著城市的擴張與發展,福州也患上內河污染、排澇能力不足等“城市病”。

    歷屆福州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內河整治工程,并取得一系列階段性成果,如福州市城區內河綜合整治工程曾獲“2012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白馬河、晉安河的蛻變有目共睹。然而,由于歷史原因與地形條件所限,福州水系仍被內澇與黑臭所困。

    治水,迫在眉睫。

    2016年9月,福州市委明確提出,啟動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工作。

    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此次治水,福州明確提出要綜合治理,既治標又治本。

    “這次的工作方案以抓源頭、控制過程、治理末端的思路,開出一張標本兼治的藥方。”福州市建委副主任張麒蟄說。

    西湖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往,雖然有關部門對排污行為嚴查重罰,但還是偶現污水,要實現長“制”久安,唯有系統排查、斬斷污染源。

    為此,福州打出整治西湖的“組合拳”:

    全面清淤——已完成西湖沉淀池清淤量近6000立方米,并聘請專門運營維護團隊對湖體進行常態化管養;

    系統截污——發現111家污染源,分門別類,對癥下藥;

    生態補水——制定《西湖生態補水專項方案》,通過上游閘、站的新建改造、系統調度,結合環湖水閘的改造提升,全面強化西湖的生態水體置換……

    從湖(河)內到湖(河)外,從上游到下游,從水體治理到生態再造,全面覆蓋,“一治到底”。

    PPP模式:從政府包辦到專業力量參與

    7月26日,記者見到福州市建委給排水處處長朱宸熠時,他正參加新店片區水系綜合治理PPP項目論證會。

    何為水系治理PPP項目?“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水系治理,簡單地說,就是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政府當裁判員,評判治理效果,像網購一樣,確認收貨后再付費。”朱宸熠說。

    去年12月,在梳理出800多個內河問題清單的基礎上,福州決定引入PPP模式,形成全市102條內河(含42條黑臭水體)的7個水系治理PPP項目:晉安新店片區水系、鼓臺中心區水系、晉安東區水系、倉山金山奧體片區水系、倉山龍津陽岐片區水系、倉山會展中心片區水系、倉山三江口片區水系。

    傳統的政府建設、管理模式,政府既當“管理者”又當“運動員”,存在財政一次性投入大、建設與管理脫節、技術薄弱等問題。專業團隊參與水系治理,通常建設期2-3年,運營維護期長達12年,政府只需按效果付費,前期投入少,可緩解資金壓力。

    “這模式得到住建部的高度肯定。”朱宸熠介紹,1月20日,7個水系治理項目啟動分批掛標,4月底完成招標,在全國同等規模的同類項目中速度最快。

    專業力量的引進,與一線考察指揮棒的“雙輪驅動”下,水系治理工作加速推進。

    5月以來,福州成立水系綜合治理專項督察組、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及7個分指揮部,“治水人”奔忙在一線。目前,7大水系治理項目已全部動工,78條河道已進場施工,確保今年底完成黑臭水體治理。

    聯排聯調:從“九龍治水”到“統一作戰”

    水系綜合治理,既包括“治”,也包括“理”。一定程度上而言,后續的管理決定著治水效應能否發揮出來。

    以問題為導向,大膽摸索勇于創新,今年3月在全省率先成立“水利CPU”——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就是典型體現。

    過去,水系治理工作面臨著“九龍治水”的困境:城區水庫、湖泊、內河、調蓄池等要素,分屬水利、城建、城管等不同部門管理,未能統一調度。中心整合涉水部門及其分管資源,讓水利、城建、城管等部門緊密聯合,實現一套預案、統一調度,變“九龍治水”為“統一作戰”。

    今年臺風“納沙”“海棠”侵襲,福州城區主要道路未現大面積積水,正是得益于聯排聯調中心的高效發力。如7月30日上午,鼓樓區玉泉路短時積水,中心立即安排值守在附近的搶險人員前往,在最快時間完成排水。

    中心常務副主任陳永鋒介紹,為迎戰臺風,中心依托排水設施信息化管理平臺,實時觀測潮水位,提前做好“庫、湖、閘、站”等水系各要素調度指揮,最大程度騰空庫容。臺風期間,對隨時待命的搶險人員、工具進行科學調度,保證突發情況第一時間處理。

    依托這個中心的信息化管理平臺,福州正探索水系治理新機制。7月18日,福州對四城區2050公里排水管網展開全面排查,形成4個項目包。“通過要素信息化建設,中心將成為城市智慧水系管理的內核。”陳永鋒介紹。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治水未有止境。7月21日,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專項督查會召開,要求確保9月30日前完成水系征遷任務……

    責任編輯:楊林宇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泉州市啟動2025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呼伦贝尔市| 云梦县| 兴业县| 西吉县| 徐闻县| 荃湾区| 平安县| 昆山市| 平度市| 崇义县| 漳浦县| 怀仁县| 邳州市| 松阳县| 宁城县| 甘德县| 富蕴县| 惠来县| 鄂尔多斯市| 宿州市| 察隅县| 洪雅县| 石狮市| 西充县| 教育| 苏州市| 彭泽县| 金湖县| 宁安市| 廊坊市| 临海市| 北海市| 墨竹工卡县| 元江| 囊谦县| 花莲县| 株洲市| 云霄县| 西畴县| 界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