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給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福州新聞網4月2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今年1月6日,福州地鐵1號線全線試運營,實現福州軌道交通零的突破;眼下,二環五四路口、尤溪洲北橋頭互通立交等六大治堵工程正穩扎穩打;本月底,我市首次采用的聯合社會資本治理內河七大工程包全面動建……一項項如期兌現或者即將兌現的民生福利,體現了福州建設宜居城市設的決心和成果。
按“建設新福州、當好排頭兵”的要求,我市著力圍繞精致、人文、生態、特色做足規劃文章,著力保護城市古韻,用高起點、高標準、大手筆的規劃,打造宜居福州、生態福州。
重傳承 保護城市歷史文化
福州城市總體規劃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的10.1平方公里歷史城區范圍,是保護和傳承歷史文脈最核心的空間載體。規劃提出,構筑“一城六鎮(村)、一江一湖、百河潤邑、群翠繞城”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格局,建立“歷史城區—歷史地段—文物古跡”的三個層級保護體系。
以名城規劃為指導,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風貌區、歷史建筑群、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等各個層面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陸續進行,區域內建筑高度、建筑容量被嚴格限定,讓城市歷史文貌得以延續。目前,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于山風貌區保護規劃、馬場街歷史建筑群、蒼霞歷史建筑群、,嵩口歷史文化名鎮、琴江歷史文化名村等保護規劃已批復;螺洲歷史文化名鎮,林浦、陽岐歷史文化名村,冶山歷史文化風貌區等保護規劃已編制完成;閩安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也已通過專家評審。
眼下,隨著地鐵1號線的開通試運營,八一七傳統中軸線也在重新規劃的基礎上,順利完成改造,兩側傳統建筑風貌和現代氣息相互交融,吸引了更多南來北往的市民,讓古城古地煥發新生。
重雙修 補足城市短板
近日,福州入選全國第二批“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通過各類民生項目專項規劃,加快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
在交通狀況改善上,化工路、遠洋路、福灣路橋等節點陸續提升,西嶺互通銅盤連接線、洪山橋至洪塘大橋拓寬改造工程、環島路—馬尾大橋等一批重大項目在建,跨江、跨鐵路和被山體分隔的道路不斷延伸,“兩環(二環、三環)十射”骨架道路網格局逐步形成。近年來,我市已編制完成城市綜合交通規劃、重點地段支路街巷整治規劃、軌道交通1、2號線沿線站點交通接駁專項規劃、中心城區近期道路交通改善方案研究等50余項交通規劃。如今,公路、鐵路、港口建設滿足規劃預期,區域可達性不斷提升,“環線+放射”的9條軌道線網建設全面提速。
在海綿城市建設上,作為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為構建“山、水、城、綠”融合的海綿城市生態格局,我市去年先后編制完成《福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福州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鶴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福州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三江口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按一島(會展島片區)、一路(中央大道)、一園(牛港山公園)、一村(林浦村)、一河(鳳坂一支河)、一綠地(閩江世紀城周邊綠地)及三個建筑小區(潘墩安置房、臚雷安置房、鶴林新城)推進試點。目前,臚雷安置房、會展島片區海綿提升改造工程、牛港山山地海綿公園樣板項目的“海綿”已初顯成效。
重疏解 建設濱海新城
2月13日,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項目、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研發樓二期項目、國際雙語學校項目、新城醫院項目、中國VR中心暨技術教育培訓中心項目等5個項目同時動工,32家入駐企業在濱海新城揭牌,標志著福州濱海新城正式拉開建設大幕。
堅持“東進南下”的發展戰略,為實現福州由濱江城市向濱海城市的跨越發展,我市邀請國際一流設計團隊編制了《福州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
規劃提出,要進一步疏解老城,將福州中心城區拓展至長樂濱海新城,濱海新城作為中心城區的副中心,將成為引領福州發展的新龍頭和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新標志。
責任編輯:林航
- 臺風+冷空氣聯手搞事!福州冬天要來了?2017-11-12
- 鼓樓打造夜間經濟名片 首屆達明美食節舉行2017-11-12
- “雙11”福州商業玩轉“新零售”2017-11-12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福州實體零售搶“蛋糕”跟風促銷 快時尚人氣最旺2017-11-12
- 福州市旅游業界赴馬祖踩線交流2017-11-11
- 把“痛點”做成“賣點”——2017中國物聯網大會觀察2017-11-10
- 2017中國物聯網大會在福州開幕2017-11-10
- 全國推進“放管服”改革交流研討會在榕召開2017-11-10
- 今年前10個月 福州已組織1.45萬人赴馬祖游2017-11-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