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閩清“民間故宮”宏琳厝 將涅槃重生

    宏琳厝內景(受損前資料圖)  

    海峽網11月23日訊(海都記者 劉世泉/文 包華/圖) “皇宮當游紫禁城,民居應覽宏琳厝。”這是往日宏琳厝大門外吸引游客的標語,作為全國最大古民居,宏琳厝有著“民間故宮”的美譽。厝內廊回路轉、結構精巧,行走在大塊鵝卵石和青石板鋪就的長長橫街上,恍若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馬褂長袍的年代。

    可惜的是,今年7月,受臺風“尼伯特”影響,宏琳厝受損嚴重,往日的風景難再尋覓,令市民惋惜不已。得知這一情況,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隨即決定由公司出資全面修復宏琳厝,以保護傳統文化,留住鄉愁。目前修復工程已開工,“民間故宮”即將涅槃重生。

    設計精巧,生活防御設施齊全

    據考,宏琳厝由藥材商人黃祖嘉(1755—1815,字作賓,號寅軒)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并由其子宏琳建成于1823年,前后歷時28年。全厝占地面積1.7萬多平方米,共有大小廳堂35間、住房666間,厝內雕梁畫棟,工藝精湛,是一座難得的一次性設計、一氣呵成、整體結構精巧的民居建筑。

    除了大氣之外,宏琳厝還擁有各項齊全生活和防御設施。外墻東南角與西北角各建一間兔耳(望哨),用來觀察四周動態。墻腳以及厝內兩條橫街上設有許多鏤空小花格,這些看似裝飾的花格,日常用來通風、排水,遇匪盜時,又可作攻擊眼,出其不意攻擊敵人。厝內每個房間的門少則3個、多則6個,進出自如,外人初入厝內,如走迷宮,不知東西南北。

    更令人稱奇的是,宏琳厝地下縱橫的下水道和安排得當的窨井相連成整體。宅旁的消防渠保持清水暢流,窨井多設在上下溝的交匯處。整座房屋的47口窨井按統一的位置設計,

    一旦發生火災,可以就近取水滅火。由于下水道互相貫通,水就會根據人的引導,直達救火前沿。這樣人性化的設計比比皆是,例如厝內窗的位置偏高,是為了保證室內生活的隱蔽性;窗屜的設計上下左右推拉,將窗扇活動空間縮小到最大程度,給生活起居帶來許多方便。

    如今風光難覓 修復后將涅槃歸來

    曾經的宏琳厝風光無限,但卻在今年的一場臺風中受損嚴重,風光不再。記者近日到宏琳厝探訪時,厝大門旁邊寫著“2016年7月9日,水高3.3米”,大門旁部分門墻已經倒塌,現場已經搭起了腳手架,等待著修補。

    宏琳厝管委會主任黃文修介紹,受今年臺風“尼伯特”影響,宏琳厝倒塌的土墻達15堵,由于這些土墻經常是連著數間房間,倒塌的房間多達100多間。在大門旁寫上當時的水位,是為了記住歷史,做好以后的防災工作。

    古厝受損,鄉愁難覓,市民為之惋惜。記者了解到,目前,受益于泰禾的捐資,宏琳厝的修復工作已經有序展開。

    福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宏琳厝的修復工作。福州市出臺的《文教衛體等公共服務設施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中提出,計劃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倒塌建筑的殘損夯土墩、木料及木構件清理工作,對裸露尚未倒塌的墻體進行搶救性保護。

    “修復工作將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工作將盡量保證歷史面貌不變,材料不變,工藝不變,最大程度地還原宏琳厝的歷史狀態。”閩清博物館館長林躍先說,希望“民間故宮”能一直保留下去,成為市民鄉愁所寄之所。

     

    責任編輯:林航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乌海市| 大竹县| 滦南县| 河津市| 依兰县| 怀来县| 高台县| 独山县| 临朐县| 右玉县| 若羌县| 潜江市| 五指山市| 辉南县| 垫江县| 广灵县| 临江市| 盐城市| 鄂州市| 巴东县| 新干县| 霍邱县| 永济市| 克拉玛依市| 广宁县| 墨竹工卡县| 科技| 北宁市| 兴业县| 察隅县| 建宁县| 深圳市| 信宜市| 延安市| 越西县| 永靖县| 嵩明县| 鹤岗市| 元朗区|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