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位于長汀縣的廈門大學舊址 張平 攝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福建,作為抗日戰爭時期東南沿海的戰略要地,曾是保衛海疆、抗擊日寇的前沿陣地。福建兒女用熱血留下無數英雄故事,也在八閩大地留下許多抗戰遺跡。

    大湖戰役遺跡位于閩侯縣大湖鄉大湖村西南浮島山上,其主體建筑是大湖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大湖戰役是福建抗戰史上最大的一場勝仗,中國軍隊以少勝多,擊斃日寇300余人,而犧牲的200多位抗日英雄長眠于此。紀念塔經過多次修繕,周邊還修建了大理石浮雕、戰役簡介等,建起了抗日公園,成為“閩侯十大文化名片”之一。

    抗戰爆發后,日寇襲擾侵占廈門,集美學校的水產航海、商業、農林各科脫離聯合中學,遷到三明大田。作為當時國內唯一一所沒有停辦的水產航海專業學校,集美高級水產航海職業學校在深山中的大田辦學,為日后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遠洋船長,創造了遠離海岸線辦航海教育的世界奇跡。如今,總面積3217.5畝的大田“集美第二學村”舊址留存校舍28座,風貌基本完整,先后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和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等。

    位于永安市燕西街道文龍村的復興堡,大門兩側“光復臺灣,振興中華”的標語格外醒目。1943年11月,中國國民黨直屬臺灣黨部遷到永安,20多位臺籍抗戰救亡積極人士在復興堡內開展光復臺灣的活動,永安現保留有包括復興堡在內的36處涉臺文化遺址,成為兩岸同胞共同抗日的歷史見證。

    莆田涵江的東方廿五坎,這座 1933年建成的標志性建筑,見證了涵江20世紀三四十年代商貿的繁華,也見證了日寇侵華的慘痛歷史。1940年,東方廿五坎遭到日機轟炸,3坎棧房被炸毀。如今,被炸毀的棧房經修繕重現原貌,既保留了珍貴歷史記憶,又推動了城市更新與文旅產業發展。

    ……

    80載光陰流轉、烽火散盡,這些遺跡依然靜靜矗立在煙火人間,見證著這片山海的日新月異:從戰爭到和平,從不屈到奮斗,從苦難到復興。

    如今,這些抗戰遺跡或變身為辦公場所,或修復為特色歷史街區,或打造成紅色旅游景點,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而它們所承載的精神,更深深鐫刻進中華民族的血脈。它們不僅是銘記歷史、緬懷英雄的“標本”,更是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燈塔”。

    我們用影像記錄這些抗日遺跡的現狀,與80年前的英雄對話,與80載的風雨共鳴。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抗戰時期國民黨中央直屬臺灣省黨部駐地——永安復興堡 游慶輝 攝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閩侯縣大湖鄉的蒼翠青山間,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與輸電塔遙遙相望。1941年的大湖戰役是福建抗戰史上最大的一場勝仗,中國軍隊以少勝多,擊斃日寇300余人,而犧牲的200多位抗日英雄長眠于此。王毅 攝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永安市吉山村內,當年日軍飛機投下的未爆炸彈。游慶輝 攝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8月31日,廈門的胡里山炮臺迎來了旅游客流高峰期。胡里山炮臺的克虜伯大炮曾在抗日戰爭中擊退日軍艦隊,為保衛廈門立下大功。馬志遠 攝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8月25日,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大田“第二集美學村”舊址,當地群眾觀看沉浸式實景微短劇《學村往事》。林梓健 攝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8月30日,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的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內,正在舉辦的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專題展覽吸引了不少游客。施辰靜 攝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莆田市涵江區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東方廿五坎建成于1933年,是體現涵江商貿發達史的標志性建筑,也是閩中革命歲月的見證。 蔡昊 攝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學生在三明永安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內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游慶輝 攝

    從烽火歲月到煙火人間——福建抗戰遺跡的時代回響

    8月19日,游客們在晉江梧林古村落的朝東樓前打卡拍照。朝東樓1930年由菲律賓華僑蔡朝東委托西班牙設計師建造,是梧林華僑建筑群中最早的西式洋樓。原計劃安裝泉州最早的電梯井,因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業主將已籌集的10萬銀圓裝修款全額捐贈國民政府支援抗戰,導致建筑未完成裝飾,形成獨特的水泥素面外墻特征。王毅 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漳州高速執法四大隊“司機之友”溫情服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大关县| 华蓥市| 修水县| 苍梧县| 崇明县| 万山特区| 平湖市| 长治市| 安庆市| 康马县| 安乡县| 贵溪市| 家居| 鄂温| 聂拉木县| 大连市| 彭泽县| 垫江县| 五峰| 通海县| 内丘县| 清远市| 阿克苏市| 朝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富阳市| 抚松县| 任丘市| 英超| 长白| 和硕县| 视频| 增城市| 洪江市| 舞阳县| 乌拉特中旗| 桦甸市| 张家口市| 徐汇区|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