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黎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開展過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下簡稱“四普”),是基于時代新形勢、中央新要求、行業新需求,對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的一次全面摸底。為何普查?我省如何普查?記者近日采訪了福建省文物局相關工作人員,為大家解讀“四普”相關政策。
記者:開展“四普”的目的意義有哪些?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員:文物普查是文物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重大國情國力調查。通過普查全面掌握我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情況,對于準確判斷文物保護形勢、科學制定文物保護政策,對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都具有重要深遠意義。開展“四普”,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相關工作要求的重要行動,是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進一步深化對文物的認識,確認國家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量的重要舉措,是堅決落實保護第一要求,系統性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的重要踐行,是完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管理,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礎。
記者:這次普查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員:就我省而言,這次普查范圍涵蓋全省范圍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對已認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同時調查、認定、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主要內容包括普查對象名稱、空間位置、保護級別、文物類別、年代、權屬、使用情況、保存狀況等。普查的主要任務是:第一,對已認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開展復查;第二,對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開展調查;第三,依法開展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登記和公布;第四,建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健全名錄公布體系;第五,分級開展普查數據匯總,開展目錄匯總、圖件繪制、不可移動文物現狀與發展態勢分析、報告編制等工作,生成普查目錄成果、圖件成果、基礎數據、報告成果、數據庫成果;第六,建立全省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并與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實現共享;第七,培養鍛煉專業人員,建強文物保護隊伍;第八,開展普查宣傳,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
記者:這次普查有哪些特點?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員:一是類型上,將六大類59項文物類別細化擴展為63項。首次明確將文化景觀納入普查對象,更好保護見證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江山勝跡,有利于城鄉歷史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二是年代上,將古代文物下限延至清代,1911年以前的古建筑、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全部納入普查和認定范圍,避免因個別地方認識偏差、主觀判斷造成文物少登漏登。三是在普查任務上,既要對已認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也要調查、認定、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同時將文物認定、登記和公布作為主要任務,所有復查文物和新發現文物點均須依法完成登記公布程序。四是在普查深度上,從基本的文物信息采集,升級到文物本體矢量化落圖,同時要完成文物地理空間信息的錄入,對實地調查和后期數據整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記者:這次普查的組織方式是怎樣的?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員:我省“四普”工作,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協作、分級負責、各方參與”的組織方式實施。第一,成立福建省“四普”領導小組,負責普查組織實施中重大問題的研究和決策,由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任組長,設置雙組長制,省政府辦公廳分管領導、省文旅廳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24個部門。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福建省文物局,負責普查工作的日常組織和具體協調,辦公室主任由省文物局局長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福建省“四普”辦公室(簡稱“省四普辦”),“省四普辦”在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揮下,負責省級層面文物普查工作具體事宜的安排和落實。第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是本地區文物普查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本地區普查工作的組織實施,應參照福建省“四普”領導小組構成,成立本級普查機構,設區市市委宣傳部加強對普查工作的領導和宣傳動員。市級普查機構制定普查實施方案,報福建省“四普”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市、縣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做好本地區文物普查工作。依法批準設立的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行政管理區,由所在市級普查機構統籌協調普查實施工作,確保普查范圍全覆蓋。各市、縣普查機構根據工作需要組建普查隊伍,充分調用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機構、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機構、博物館等力量參與普查工作,并發揮鄉鎮文化站、基層文保員力量作用。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承擔普查任務的,要加強監管、確保質量;聘用或商調編制外普查人員的,應嚴格規范普查行為,嚴肅普查紀律。第三,本次普查工作由全省統一部署,省級普查機構協助指導,各市、縣級普查機構自行組織區域內普查隊伍。省級普查機構在全省文物系統和相關行業抽調22名專家組成省級“四普”專家組和指導小組,并均納入專家庫名單。指導全省文物普查培訓的落實,參與普查數據和成果的審核、抽查、驗收工作,確保總體技術線路的有效實施。省級文物普查指導小組設置5個,每組指導專家3至4名,負責2個設區市(實驗區)。對于技術力量薄弱或文物數量較多的地區,省級普查機構將適當增加指派指導專家。指導小組負責對接、指導各市普查隊伍的相關技術工作。
記者:這次普查的時間安排是怎樣的?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員:我省第四次文物普查從2024年1月開始,到2026年6月結束。分為三個階段進行。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為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建立普查機構,確定技術標準和規范,組織開展培訓,建立福建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專家庫,加強對各地普查工作的技術指導工作。第二階段是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主要任務是以縣域為基本單元,實地開展文物調查,認真做好文物數據和相關資料的采集、登記工作。第三階段是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主要任務是依法認定、登記并公布不可移動文物,建立全省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和數據庫,逐級驗收并向社會公布普查成果。普查任務完成后,將召開全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總結會議。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建:立法領跑,為新質生產力“加油”2024-06-16
- 福建省防汛辦會商部署防御持續性強降雨工作2024-06-16
- 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等你參加2024-06-15
- 福建實施建筑幕墻“保養新規”2024-06-15
- 福建省首個數智就業平臺亮相東南汽車城2024-06-15
- 福建省編寫農業防洪減災科技服務手冊2024-06-15
- 福建開展侵權假冒偽劣商品統一銷毀行動2024-06-15
- 福建省開展整治供水供電供氣違規收費行動2024-06-15
- 福建省檢察院召開全省檢察機關專項工作推進會2024-06-15
- 專精特新看福建:專注“小賽道”,跑出“大比分”2024-06-14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南鐵加開夜間高鐵助力旅客返程2024-06-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