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黃鑫)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穩則大局穩。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始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持續夯實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實體根基。
過去的一年,我省產業升級蹄疾步穩,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新的一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如何走得更實更遠?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去年,我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突破950萬輛,市場占有率達到31.6%。省政協委員、福建時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世霖認為,這組數據充分體現了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成效。
近年,“電動福建”駛入快車道,我省在成功推動一批新能源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完善了高端產業鏈的建設,成為在該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省份。“但隨著外部營商環境的復雜多變,出現階段性產能過剩,行業內卷加劇,給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黃世霖建議,利用創新的技術模式與服務,打造“電動福建”的強力支撐平臺,同時完善充電場站建設標準及電動汽車在用動力電池評估標準,努力推動其成為國家標準,助力我省在動力電池技術及服務領域搶占先機。
去年,我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9萬億元,“智改數轉”浪潮奔涌。省政協委員、特步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丁明忠認為:“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之間正進行緊密且高效的融合,在不斷提升實際競爭力的同時,也開啟了產業發展更大的想象空間,擁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加快轉型顯得尤為迫切。”他建議,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設立產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資金,加大對鞋服中小企業的轉型扶持,通過龍頭企業引領,打造數字化轉型共同體。
立足資源稟賦,找準發展路徑,變綠色優勢為發展優勢,一片葉子、一根竹子正成為我省加快培育新產業、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的形象表達。
“我省現有竹林面積1845萬畝,約占全國17.5%,居全國第一,但是竹產業現代化程度相對較低。”省政協委員、福建大莊竹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紅征專注竹業已經超過30個年頭,他認為,在木材資源保護的大背景下,竹子作為第二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空間更加巨大,竹資源利用已成為熱點話題。“大部分竹產區產業單一,產業鏈短,中小企業偏多,發展驅動力弱。”劉紅征建議,要統籌規劃建設若干現代化竹產業園,整合科研院所、生產企業、投資方、市場方力量,實現科研、生產、展銷、運營、人力資源、環境綜合處理能力的全面優化。
茶產業也是我省重要的優勢特色產業,在全省茶葉主產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茶業收入占比超40%。如何激發新動能,把“一片葉子”做到極致?省政協委員、武夷星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方建議,要強化科技賦能,建立生態有機高標準茶園體系,打造生態復合型立體茶園,不斷提升茶葉品質;強化地理標志保護宣傳,推動茶企合規申報和使用地理標志;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能茶產業品牌建設,助力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親歷產業持續轉型升級,省政協委員、廈門市工商聯副主席金張育堅定認為,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是引領轉型升級的關鍵,但目前存在“原創技術成果與產業化需求存在差距”“科研成果價值在交易中被低估”等問題。他建議:“設立福建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基金,鼓勵科研人員走出校門,深度參與前沿技術研發,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同時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科研成果價值,為他們提供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多元服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成為題中之義。省政協委員、福州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程樹英建議,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贏得未來發展先機,帶動傳統產業更新迭代,推動產業體系整體向高端邁進。
責任編輯:趙睿
- 代表建言 | 破立并舉,轉出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01-25
- 福建如何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省人大代表這樣說2024-01-25
- 周祖翼趙龍滕佳材與港區澳區省政協委員和港澳臺僑列席人員代表座談2024-01-25
- 陳文清在福建調研2024-01-25
- 2024年春運福建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出行提示2024-01-24
- 美不勝收 福建多地加入“下雪群聊”2024-01-24
- 福建省檢察院通報五年來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情況2024-01-24
- 福建:推進裝配式建筑持續健康發展2024-01-24
- 福建:馭好馭穩“三駕馬車”,讓動能更足2024-01-24
- 福建:做優做強“厚實家當”,讓基礎更牢2024-01-24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2024年春運福建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出行提示2024-01-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