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貿易反制措施加碼。4月1日午夜,中國宣布對進口自美國的128項產品加征15%或25%的關稅,其中大部分是農產品,包括水果、豬肉等。中方透露,更多的反制措施也還在醞釀中。
最緊張的人是誰?
聽到這個消息,美國大豆生產商可能是最緊張的。
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主,美國62%的大豆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國。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中國以關稅回應美國的關稅制裁,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可能暴跌71%。
“打擊大豆等農產品,雖然單價不高,但影響群體廣泛,而且美國農場主是特朗普的重要選民,可以直接影響他的選民基礎。”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說。
現在中方的反制措施還不包括大豆。但從官方的表態來看,一旦美國在貿易保護的路上越走越遠,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很可能拿大豆“開刀”。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此前稱,中方將會采取一切適當措施,堅決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不排除任何選項”。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也表示,貿易戰一旦開打,“應戰的一方只會根據自身利益和需要來決定反制的時間、方式和領域。”
焦慮的美國農業界已經在采取行動。除了通過國會持續對特朗普政府施壓外,還在福克斯等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加大廣告投放力度,目標受眾是特朗普本人。
“我支持特朗普政府,但我對目前在貿易和關稅方面的行動很擔憂”,印第安納州農民白波在一則30秒的廣告中說,“中國是大豆的第一大顧客,這令我們十分脆弱。我們所有人的農場將成為貿易戰中的犧牲品。”
為何還不對大豆動手?
“大豆是中國對美貿易反制的‘重量級武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國是直通車說,大豆是中國的剛需,拿大豆開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中國會慎重出手。
具體而言,中國除了要考評估限制大豆進口給美國造成的損害外,還要考慮此舉會給中國大豆供應造成多大的缺口,用什么替代品彌補缺口,能否實現大豆進口多元化,大豆短期內漲價會否推高飼料價格,進而引發通脹等多方面問題。
在白明看來,在此情況下,即使真要打出“大豆牌”,中國也會注意把握力度和節奏。實際上,大豆相當于中國與美國就避免貿易戰進行談判時的籌碼,“與其真使出這一武器,不如讓它發揮威懾作用更有效”。
歸根結底,中國實行貿易反制的目的是要讓美國認識到貿易戰的嚴重后果,把中美經貿關系拉回正常軌道。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雙方重回談判桌前,自然是好事。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白皮書辨析中美經貿關系六大事實2018-09-24
- 龍永圖在廈開講談中美經貿關系 特朗普也帶來“利好”2016-11-30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央部門“三公”預算再壓縮 重點民生領域投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