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旅游頻道>旅游資訊
    分享

    關注人民網微信

    興化垛田風光(胡兆明攝)

    坐落在長三角北翼、江淮之間的江蘇中部城市興化,曾經依賴不銹鋼加工生產,給人們留下了生態環境差、粗放式發展的刻板印象。值得慶幸的是,在過去幾年里,興化積極探索“全域旅游”發展之路,形成了一套“全域興化、如詩如畫”“城鄉皆旅游、旅游即生活”的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在將土地利用、城鄉統籌、生態保護、田園鄉村建設進行有機融合并合理規劃的同時,狠抓誠信,以“文明誠信”引領興化全域旅游可持續發展。

    發展倒逼轉型

    全域旅游是發展理念的創新和轉型升級的新方向,既是旅游發展模式的變革,也是旅游發展格局的突破。興化市將“發展全域旅游”作為建設江蘇“大公園”的機遇和重要抓手,加快里下河生態經濟區建設,從不銹鋼產業基地成功轉型為鄉村旅游目的地。

    2017年以來,江蘇省相繼實施江淮生態經濟區和揚子江城市群建設戰略,要求進一步強化沿江經濟人口集聚水平,保護里下河地區生態環境本底優勢并凸顯生態經濟發展特色,推動不同板塊經濟與生態優勢分工互補與融合發展。

    作為兩大戰略的交匯點,興化市積極搶抓機遇,確定了以旅游業發展為重要突破口,加大經費投入,將旅游專項經費1500萬元納入財政預算,制定出臺600萬元的旅游發展獎勵引導資金,落實旅游項目建設用地扶持政策和旅游公共配套服務提升方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為發展全域旅游贏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近年來,興化以提升生態環境,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促進“旅游+鄉村”“旅游+文化”“旅游+工業”“旅游+體育康養”跨界融合的發展戰略。努力形成“景色無處不有、服務無處不在、參與人人皆能”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以此為方向,興化興起一批休閑觀光、鄉村體驗旅游產品。一批原汁原味的精品農家樂和民宿得以發展。興化龍香芋、興化大米、興化大閘蟹、興化蓮藕、淡水魚鮮等農特產成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興化綠色魚米之鄉的品牌就此樹立。以此同時,大地藍絲綢作為工業旅游的標志性工程,成為省級工業旅游重點培育項目。具有興化特色的文化符號,也不斷被升級成為服務興化旅游軟環境的“興化故事”,板橋、水滸、狀元坊等文化符號,已經成為“興化故事”的核心元素。

    樹立誠信品牌 提升旅游體驗

    在促進“旅游+”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提升旅游體驗,也成為興化“全域旅游”實踐的亮點。目前,興化已初步構建“1+3”旅游管理體制并實現掛牌運行。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旅游市場監管分局在全域旅游服務中心、重點鄉鎮、重點景區掛牌執法。

    據悉,興化市設立全域旅游中心,中心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場監管分局、旅游商品無理由退還管理中心等專門機構,護航當地全域旅游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為推進誠信旅游,旅游市場監管分局建立了旅游商品無理由退換機制,設立100萬元專項基金,政府先賠,全面優化興化旅游市場誠信環境。

    此外,興化市全域旅游智慧旅游中心通過景區周邊的手機信號基站通過手機號實名制來抓取全國游客的數據,包括年齡、性別、人數等信息。在此基礎上,興化智慧旅游中心的數據搜集分析能力、客情輿情監控能力及突發事件預警處置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此外,興化還完善了旅游官方網站、微信客戶端和移動客戶端平臺,為興化旅游開辟出一個智能高效的服務窗口。

    興化市智慧旅游中心

    興市富民 全域旅游增強百姓“獲得感”

    隨著“全域旅游”的深入發展,興化歷經十年打造的“千垛菜花節”如今也已成為知名的旅游品牌,面積近萬畝的千垛景區已被評為江蘇省4星級鄉村旅游點。數據顯示,2017年,興化市共接待游客65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8億元。

    建設在鄉村,產業靠旅游,收益歸農民。興化百姓也從全域旅游中切實得到實惠,很多過去依托傳統產業生活的農戶,如今開始吃上“旅游飯”。

    近年來,興化結合旅游要素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開發農業觀光、采摘體驗等農業旅游產品,對興化大米、龍香芋、興化河蟹等特色農產品進行包裝推介,通過旅游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在旅游富民的道路上穩扎穩打。

    此外,政府還開展“百姓名嘴講興化故事”活動,在全市評比選拔一批有故事、接地氣的“百姓講解員”隊伍,將興化故事講得更加精彩。打造金東門老街景區等文化旅游新看點,加快引導老街業態優化。挖掘特色創新思路,打造文創產品。,充實百姓在文化旅游上的“獲得感”。

    而全域旅游創建“城市即景區、旅游即生活”的理念進一步完善了城市的公共配套服務和公共環境質量,讓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旅游服務,切實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興化市旅游局負責人表示,隨著全域旅游深入發展,興化將進一步完善旅游管理機制、旅游人才引進機制。并且,著力改善在文旅產品、小城鎮體系建構、公共服務設施、交叉融合的產業體系及服務軟環境等方面,規范農家樂、民宿、驛站等等新興旅游業態,在消防、稅收、衛生等方面規范市場標準,直視差距和短板,全面提升興化旅游城市品牌的市場認可度。 (圖片來源:興化市旅游局)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興化狠抓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灣研究機構發現并命名新種蜥蜴“呂賴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贺兰县| 新和县| 盐亭县| 宜昌市| 铜川市| 武乡县| 嘉义县| 宁海县| 苍梧县| 成武县| 霍林郭勒市| 芒康县| 毕节市| 阜宁县| 吴堡县| 九江县| 呼图壁县| 屏山县| 武安市| 莱芜市| 太白县| 福贡县| 漳州市| 龙南县| 绵阳市| 兰考县| 肇庆市| 亳州市| 新干县| 宁晋县| 韩城市| 含山县| 苏尼特右旗| 桑植县| 抚宁县| 上林县| 乌鲁木齐县| 武鸣县| 平顶山市|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