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剛剛過去的9月1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預防自殺日。在海峽對岸的臺灣,每到這一天,從政府到民間,都有密集的宣導和研討活動。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為生命“守門”。

    臺灣的自殺率曾經居高不下,從1997年起連續13年位列島內民眾十大死因,被世衛組織認定為自殺高盛行區。2005年,臺灣當局成立了全臺性的自殺防治中心,政府和民間通力合作,歷經11年努力,成效已見,2005年每1.9小時就有一個人自殺,2015年已為每2.4小時有一人自殺。自2010年起,自殺已經退出臺灣人十大死因。

    人類為何自殺?相關研究汗牛充棟。具體到個案,原因一般都很復雜。以臺灣基隆為例,據衛生部門統計,自2002年至2011年,基隆市幾乎連續蟬聯臺灣自殺率第一名,其間臺灣自殺死亡率為每10萬人中平均有16.7人自殺死亡,基隆市卻高達25.3人。有人說是因為基隆多雨的氣候,有人說是因為失業率高,有人說是因為人口老化。基隆市政府的自殺防治措施則非常務實,比如推出購買農藥登記制度和張貼防自殺貼紙。基隆自殺防治中心印制了大量“不要跳樓”“生命誠可貴”貼紙,張貼在全市四層樓以上大廈的電梯內、窗戶旁及頂樓。此舉曾經被人嘲笑,但基隆市政府不以為意,他們說:如果花上1000枚貼紙,能挽回一條生命,也是相當值得的。

    此外,開設自殺求助熱線,是臺灣自殺防治中的重要一環。不過,調查顯示,人們對自殺者常有偏見,認為“自殺是不負責的行為”“自殺是自私的行為”者高達八成以上,認為“自殺是弱者的表現”者近六成,這些負面的評價,讓當事人不敢對人傾訴,減低了他們的求助意愿。為此,2013年,臺灣自殺防治中心專門推出“污名化:自殺防治的重大阻礙”為主題的宣導活動,呼吁社會破除對自殺的成見、讓當事人勇于求助。

    有證據表明,媒體報道自殺新聞的內容與方式和自殺率上升有顯著關系。有鑒于此,臺灣自殺防治中心將世衛組織的媒體自殺報道規范“在地化”為簡明扼要的“三不三要”,如不要聳動化報道、不要描述自殺方法與地點、不要簡化或臆測自殺原因;要避免使用“自殺成功”等說法。

    臺灣自殺防治已頗見成效,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相關調查顯示,臺灣有上百萬人有精神困擾,其中一半以上有過自殺的念頭。相關人士不敢懈怠,一直奔走呼吁政府專門立法,讓自殺防治“有法可依”;引導社會大眾減少對自殺議題的污名化,密切留意有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者,以“聯系、溝通與關懷”為手段,做生命的“守門人”。臺灣自殺防治的做法可圈可點,其防治自殺經驗,或許可以成為其他地方的借鑒。(記者 王堯)

    責任編輯:周冬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威宁| 盖州市| 邳州市| 互助| 民丰县| 防城港市| 萨嘎县| 武乡县| 青阳县| 浮梁县| 秦皇岛市| 桃江县| 万山特区| 汤原县| 台南县| 安庆市| 宜川县| 奉贤区| 建平县| 谷城县| 满洲里市| 蒙城县| 焦作市| 巢湖市| 玛曲县| 白朗县| 溆浦县| 儋州市| 哈尔滨市| 黔西县| 合川市| 平山县| 桂林市| 大名县| 双辽市| 杭州市| 中方县| 平和县| 四川省|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