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教育頻道>高校資訊
    分享

    這個周末,一場聲勢浩大的真人版“非誠勿擾”——千人單身聯誼活動在海淀區雙清路某酒店舉行。來自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中科院等數十所京城院校的上千位男男女女等待著情侶“速配”。

    春景明媚,名叫“我想認識你”的大學生交友平臺為單身青年們組織了單身派對。從大學明令禁止到默許,從“地下情”到公開允許大學生結婚,再到害怕被“剩”而主動出擊,“剩女”、“合約情侶”這些新標簽正改變著95后大學生的戀愛形態。

    現場

    每分鐘認識一位異性

    聯誼會被擠得水泄不通

    “4小時相親500次”,這不是國產電影里的搞怪橋段,而是昨天發生在“千人單身聯誼活動”現場的真實寫照。海淀雙清路某星級酒店,毗鄰清華大學,活動主辦方“我想認識你”包下了酒店一層樓,讓京城上千名高校單身男女在此集體“相親”。按照通知,活動本從下午2點正式開始,但1點剛過,男女嘉賓們便紛至沓來,在大廳排起了幾十米的長隊入場。春日午后,酒店內的溫度也因人群聚集陡然升高,摩肩繼踵,不少人熱得擦汗。

    記者留意到,前來相親的女生們盛裝出席,有的還穿上了晚禮服,時不時有人過來搭訕。部分男生身著襯衫西裝,乍一看,恍如進到招聘會現場。現場工作人員統一稱他們為男女嘉賓,這些人既有附近學院路的各個大學的本、碩、博學生,也有畢業兩三年的職場新人,有的甚至從幾十公里外的郊區大學城趕來。

    持續4個小時的聯誼活動,流程安排相當緊湊。“5分鐘約會”、“非誠勿擾”、“大魔王游戲”、“黑暗約會”、“吸奶大賽”等環節,不一而足。在“5分鐘約會”的大廳里,男女對坐,幾列長隊迅速坐定,嗡嗡人聲驟起,大家漲紅著臉你一言我一語,時間一到迅速離開。“我是個性格內向的人,沒想到面對陌生人,我竟然這么能說!”一位女生邊玩游戲邊朝對方男生感嘆。當北青報記者好奇問“吸奶大賽”為何物時,附近的工作人員心領神會應道:“哦,誤會誤會,這個游戲其實非常正經。為了讓大家建立親近關系,男女一組,用長吸管共吸一瓶,先吸完的獲勝。”

    “娛樂化的氛圍使得活動嘉賓更容易相互了解,經過前期測算,每位嘉賓平均能夠交流200-300人,平均每分鐘即可新認識一名異性朋友。”該活動平臺的負責人時艷強說,“這種交友方式高效而且有趣。這是大家樂于接受的。”

    焦點

    大學生相親初衷不一 部分人害怕被“剩”主動出擊

    北青報記者采訪現場的大學生發現,選擇在校談戀愛緣由五花八門,來參加相親的初衷也不盡相同。有人覺得,大學里談戀愛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也有同學覺得大學生活很無聊,需要有人來“陪”,當然還有的擔心自己“被剩”,想在大學找好心儀的對象。

    “不想成為剩女、齊天大剩、大齡女青年,上研究生再不主動一些,會不會危機就要來呢?”一位戴眼鏡的姑娘告訴北青報記者。她坦言自己從外地考到北京讀研,過了25歲后,之前從不擔心戀愛問題的父母也開始變得嘮叨,從去年她開始擴大自己的社交圈,也開始參加學校學生會的聯誼,報名網絡的合約情侶。“一直覺得淪落到家長安排相親,是一件特別慘的事。還有,真的不想過年回家被父母催婚了!”

    合約情侶、剩女這些充斥在網絡和大眾媒體的名詞,正在改變著人們對校園戀愛的發展模式。北青報記者發現,很多家長出于種種考慮,也轉變了過去保守的思想,鼓勵孩子在校園戀愛,甚至主動給“戀愛費”。不過,這種“門當戶對”的速配相親方式,也令前來參加活動的人有些不適,一位同學說, “雖然相親高效、方便,但我總覺得它太功利了,其實就是標簽的對等化,你什么條件我什么條件,雙方把需求一說,成就成。”

    名校變單身重災區 女生相親比例高出兩成

    “這是第五次舉辦千人單身聯誼活動,今天的活動超過1000人了,年齡從1987年到1999年的都有。”高校單身男女聯誼的火爆程度不僅在于此,該平臺數據顯示,79%的活動嘉賓是985、211高校學生,清華人數最多,數理專業最有人氣,名校似乎已淪為單身重災區。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這次的活動女生比男生多出兩成,北京地區的高校中,男女比例失調的報名者通常更積極。“相親未必受師長的認可。比如我所在海淀區學院路的某財經類大學,學校和社團就不是配合。有的老師覺得我們這種方式不入流。”一位1990年生的男同學向北青報記者坦言。面對質疑,同為90后的時艷強坦言,“33%的大學生受限于自己狹小的社交圈子,難以遇見合適的另一半。我們只不過提供這個平臺來幫大家。”

    沿革

    從當年禁令到如今默許

    校園版“非誠勿擾”、“合約情侶”日趨火爆的背后,是中國高校在大學生戀愛交友方面的管理政策日趨寬松。上世紀80年代,所有高校都嚴禁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甚至把“在校學生嚴禁談戀愛,違者退學”的校規寫進了學生守則。從明令禁止到默許,再到如今的怕“被剩”而主動出擊,大學校園的戀愛觀折射出社會婚戀觀念的變遷。

    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教授梅志罡至今還記得1987年前后,他所在的學校為防止學生在校園談戀愛,專門設立了戀愛糾察隊的往事。“春夏之際,我們晚上放學后,糾察隊就在學校比較隱蔽的地方巡邏,發現情侶就會用手電筒的光照他們,提醒他們盡快回寢室。如果還是沒有離開,就會上前批評。”而糾察隊隊員主要是學校保衛處的保安巡邏隊員,也有部分是學生會和團委干部。

    不過,進入上世紀90年代,大學對于學生戀愛的態度開始轉變。到2005年,我國不再限制在校大學生結婚,大學對于學生戀愛甚至結婚,逐漸采取“不支持、不反對”的默許態度。“管理的放開也適應了近三十年來中國現實生活的情感變遷。社交頻率和社交媒介的發達,讓人們也渴望通過實體交往來挽救日益疏遠的人際關系,通過交往,收獲友誼或愛情,我個人是支持的。”梅志罡分析道。

    海淀區一知名大學的高校輔導員高珊(化名)受訪時也表示,大學生自主交友戀愛,這是時代的進步。他說,大學生交友戀愛甚至結婚,學校應當尊重學生的意愿。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學校不應多加干涉。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高校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尉氏县| 从化市| 章丘市| 抚松县| 叙永县| 正镶白旗| 梧州市| 平昌县| 喀喇沁旗| 余姚市| 巴东县| 正阳县| 江源县| 广西| 宣恩县| 潞城市| 乌兰县| 和平县| 朔州市| 陆丰市| 永仁县| 鸡西市| 蒙阴县| 宜兰市| 中阳县| 潮州市| 许昌市| 崇左市| 康马县| 泽库县| 普格县| 建水县| 鹿邑县| 桦川县| 麟游县| 赣州市| 珲春市| 屯门区| 牡丹江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