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數碼
    分享

    記者近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首次制備出大晶粒非層狀結構的硒化鎳薄膜,并成功將其構筑為光探測器陣列,為新一代柔性圖像傳感器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方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先進材料》上。

    未來可穿戴智能設備要求圖像傳感器具有柔性,可以彎曲折疊,而目前在數碼相機中廣泛應用的集成圖像傳感器,由于其硅基底不具有柔性,難以滿足未來需求。而柔性低維材料被認為是硅基底的理想替代者。

    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敏教授和陳翌慶教授團隊與韓國成均館大學科研人員合作,提出了一種新的界面限域外延生長方法,成功制備出高質量大晶粒非層狀結構硒化鎳薄膜。課題組通過硒化鎳微米帶陣列的圖形化生長,構筑高性能且均勻性好的光探測器陣列,為柔性圖像傳感器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據介紹,由于這種新型材料薄膜的晶粒達到微米尺度,晶粒間的晶界減少,顯著降低了晶界對載流子的散射,從而大幅提高了光探測器的響應度。實驗結果表明,基于微米尺度晶粒的高質量硒化鎳薄膜所制備的光探測器,每瓦光照可以獲得150安培的電流,其響應度比納米尺度晶粒的薄膜提高了4個量級。

    “非層狀結構材料在自然界廣泛存在,但由于其缺乏內在各向異性生長的驅動力,這一結構材料的薄膜生長很難實現。”王敏教授介紹說,這一成果攻克了非層狀結構材料薄膜生長難題,可以應用于更多種類的相關材料。同時,這種材料在光探測器陣列的構筑方法、制備和加工工藝方面與目前廣泛采用的傳統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子學相兼容,更加有利于其實際應用。

    原標題:新材料讓圖像傳感器“身段”變柔軟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科技+文化!全國媒體總編記者握著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清县| 尉氏县| 龙泉市| 卓尼县| 武威市| 沙雅县| 尖扎县| 定西市| 德州市| 宁夏| 龙游县| 怀柔区| 泾阳县| 财经| 呼伦贝尔市| 淮阳县| 崇仁县| 仪陇县| 深水埗区| 灵璧县| 安溪县| 六安市| 汝阳县| 郑州市| 普陀区| 永昌县| 蒙自县| 寿光市| 汉沽区| 穆棱市| 遵化市| 漠河县| 十堰市| 昌吉市| 泽库县| 山阴县| 泗洪县| 二手房| 尖扎县| 永兴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