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央視網消息: 春節將至,中國各地大街小巷裝扮一新,年俗活動豐富多彩。一起到各地感受一下濃濃的節日氛圍。

    河北滄州:大運河新春燈會熱鬧舉辦

    非遺“舞”出幸福年 傳統民俗上“新”了

    眼下,大運河(滄州)首屆新春燈會正在熱鬧舉辦。燈會以園博園主題展園和滄州坊為依托,精心設置“龍耀滄州”“運河古郡”“童心飛揚”“開年大集”四大主題、37組燈組,同時設有猜燈謎、打鐵花、拋繡球等民間傳統文化體驗。燈會將一直持續到3月份。

    山東青州:尋覓傳統 “沉浸式”體驗古城年味

    非遺“舞”出幸福年 傳統民俗上“新”了

    在山東青州古城,隨處可見的中國結、燈籠串傳遞出濃濃的年味兒。巾幗英雄古裝展示、舞龍表演,撲蝴蝶、八角鼓等非遺表演精彩紛呈。游客漫步古城,觀演出、品美食、賞美景,“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的精妙。

    江蘇南京:“江南第一大龍”起舞迎春

    非遺“舞”出幸福年 傳統民俗上“新”了

    在江蘇南京溧水區,當地有400多年舞龍燈的習俗。臘月二十六,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駱山大龍正式舞動。鼓樂聲中,身長百米的白色巨龍在廣場上翻滾盤旋,僅龍頭就需要四五十人同時揮舞,而整個舞龍表演參與者多達500多人。據了解,駱山大龍還會在正月初五至正月初七再次起舞。

    云南施甸:盼風調雨順 百米“青龍”扎起來

    非遺“舞”出幸福年 傳統民俗上“新”了

    龍年新春臨近,云南施甸縣各村各寨也忙了起來。村民們制作的這條青龍長176米,有36節,要趕在大年初一舉行游龍、舞龍活動。

    貴州松桃:編扎滾龍迎新春

    非遺“舞”出幸福年 傳統民俗上“新”了

    在貴州松桃縣寨英鎮,人們正忙著編扎滾龍迎接龍年春節。寨英滾龍以竹子為主要制作材料,大約300多個篾圈連接起來形成龍身。

    內蒙古鄂爾多斯:傳非遺 送祝福 鄰里迎新春

    近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區組織開展了“傳非遺 送祝福 鄰里迎新春”活動。寫對聯、畫糖人、做花饃,各具特色的非遺活動向居民展示了年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廣東潮州:舞祥龍鼓英歌 非遺文化龍年上“新”

    非遺“舞”出幸福年 傳統民俗上“新”了

    在廣東潮州,舞龍舞獅和英歌舞一直都是當地迎新春熱鬧集市的“必備品”。隨著龍年的到來,傳統的民俗也上“新”了。

    總臺央視記者 單志超: 舞龍舞獅和英歌舞一直都是潮汕地區極具特色的非遺文化代表,今年的傳統表演有了不一樣的新意。表演隊伍們將英歌舞和馬來西亞華人創立的二十四節令鼓相結合,給在場的游客和市民朋友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觀賞體驗。

    廣東省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綜合科副科長 林煒璇: 國外有很多我們的潮汕商會,會經常邀請我們潮州的這些非遺項目到當地進行演出,以前我們主要還是東南亞這邊的潮汕商會比較多,今年更多走向了像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

    除了舞龍舞獅和英歌舞,在潮州市的古城中,還能找到不少非遺文化的傳承,如潮州剪紙、潮繡、手拉壺等。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樟树市| 丹阳市| 花莲县| 西和县| 浙江省| 五莲县| 五河县| 章丘市| 抚松县| 涟水县| 山阳县| 临清市| 海阳市| 彰化县| 绩溪县| 盐亭县| 乌海市| 东明县| 茌平县| 军事| 金塔县| 伊吾县| 墨脱县| 静宁县| 郧西县| 池州市| 资中县| 同江市| 邵东县| 洮南市| 临泉县| 攀枝花市| 志丹县| 井陉县| 阳江市| 镇宁| 丹棱县| 登封市| 林口县|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