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邵峰實驗室發現了一條新的天然免疫模式識別通路,為開發免疫調節劑和疫苗佐劑開辟了新途徑。相關論文近日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在線發表。《自然》同期配發了評論文章,對該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科學家發現天然免疫模式識別新通路

    細菌是導致哺乳動物生病的重要病原體,包括革蘭氏陰性和陽性兩大類。在所有革蘭氏陰性菌和部分陽性菌中,都存在一種七碳糖代謝物,是合成細菌細胞壁的脂多糖分子(俗稱內毒素)的前體。

    邵峰實驗室首次系統證明:該七碳糖是一種新的病原模式分子,它透過細胞膜進入哺乳動物細胞后,被一種名為ALPK1的激酶蛋白質所識別,誘導細胞合成炎癥因子,進而啟動宿主對細菌的免疫反應。

    專家認為,邵峰實驗室同時鑒定出了新的病原相關分子模式和與其對應的模式識別受體,描繪出了一條完整的信號轉導通路,具有很高的原創性和實際應用價值。

    這一重要發現,將指引業內同行探索其他的原體相關分子模式和模式識別受體之間的作用本質,并幫助科學家了解細菌性致病菌的感染致病機制,為細菌感染導致的相關疾病的藥物研發提供了新的靶點。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玛多县| 永州市| 衡东县| 囊谦县| 南昌市| 光泽县| 左贡县| 姜堰市| 桐乡市| 铁岭县| 西盟| 盐池县| 白玉县| 双柏县| 新宁县| 彭水| 韩城市| 翼城县| 芦山县| 涿鹿县| 丽江市| 阳城县| 济宁市| 田东县| 山阳县| 鸡泽县| 卓尼县| 乐陵市| 微山县| 介休市| 伽师县| 西宁市| 古丈县| 焉耆| 犍为县| 汾西县| 上高县| 山西省| 利津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