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網絡直播平臺荒郊挖“古物” 現場演示盜墓神器用法

    網絡直播平臺荒郊挖“古物” 現場演示盜墓神器

    調查動機

    有視頻顯示在河邊挖掘古瓷器有視頻介紹洛陽鏟探土方法

    網絡視頻平臺驚現荒郊野地挖“古物”

    近段時間,一些網絡直播平臺出現冠以“考古”之名的短視頻或直播內容,其中,有人在荒郊野地打洞刨坑挖出“古物件”,有人現場演示洛陽鏟探土并詳細介紹使用方法。這些短視頻或直播帶來哪些社會危害?《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潘曉飛

    賀明不知從何時起迷上了藝術品收藏。盡管從事證券投資工作比較忙,但對于各大電視臺推出的鑒寶節目,賀明一期不落。

    前些時,賀明發現學習鑒寶考古知識的新渠道,一些App或直播平臺有不少關于藏品、考古的視頻。

    不過,看著看著,賀明覺得有些不對勁,“在一些視頻里,有人直接拿著洛陽鏟探土”。

    視頻顯示“挖出唐朝瓷器”

    賀明在北京工作多年,“從事證券投資費腦子,我就把鑒賞藝術品、把玩文玩當作業余愛好,就當一種放松自我的方式”。

    前不久,賀明發現,在一些網絡直播平臺上有不少關于藏品、考古的視頻,但他覺得“有點問題”。

    在賀明的介紹下,記者下載安裝了幾款短視頻App。

    登錄App,記者以“考古”等關鍵詞進行查找,發現有不少網絡主播,有的網絡主播有數萬粉絲。

    點開這些視頻,記者發現,絕大部分視頻所展示的內容是,人們在荒野、山谷、山洞、農田等處拿著已挖出的古錢幣、陶片、瓦罐等進行講解;有些視頻拍攝的則是挖掘、找尋的過程。

    “這些小視頻所拍攝的畫面,大部分都故意隱去標志性建筑和人物臉部,視頻里的人也未明確指出自己所處的具體位置。大多采用俯拍的方式,對自己的雙手和物件進行局部特寫。”賀明說。

    記者隨機點開一款視頻App內的一段小視頻,其畫面及解說顯示,兩個人在夜里帶著挖掘設備,打著手電筒來到某條河流的淤灘邊。將錄制設備擺放好后,二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辛苦”挖掘打洞作業后,逐漸將一些瓷器從泥水中打撈出來。視頻中,兩人交流說,挖出的瓷器是唐朝時期的瓷具,雖然有點小殘缺,但在“黑市”上依舊能賣個好價錢。

    這些人的行為算什么?

    “肯定不是考古。考古屬于國家行為,其目的是通過研究祖先遺留下來的東西進而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一般不會通過這種渠道傳播考古過程。而且,視頻里那些人的對話,也明顯不是考古工作者所說。”賀明說。

    來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馬英從小就接觸藝術收藏品銷售。他告訴記者,真正的盜墓賊是不會正大光明將自己盜墓的挖掘過程和所得之物進行曝光的,尤其是發布在網絡上。“其實,目前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考古類小視頻的人,應該不是盜墓賊,估計是借此為噱頭吸引粉絲。但是,這種行為不值得提倡”。

    “在有些視頻里,有人從地里挖出物件后,看上幾眼就說出所挖物件的名稱、年份。”賀明說,這顯然是嘩眾取寵,不少網友評論都說是做秀。

    網友稱想買洛陽鏟試試手氣

    因視頻未顯示具體地址,記者難以進行實地調查,無法確定這些視頻所反映的內容是真的盜掘古物還是做秀。不過,不管視頻所反映行為的性質如何,網友在直播平臺視頻App上傳播此類內容,顯然會誤導受眾,造成負面影響。

    就目前來看,此類視頻的負面影響已經出現。

    記者查看多個視頻發現,其內容有的是介紹如何判斷地下土壤層變化、墓葬大小、文物數量等,有的是詳細介紹洛陽鏟、分金定穴等使用方法,有的視頻中還出現了地下金屬探測器、探針、天然電場物探儀、蛇管探頭、磁鐵探測儀等現代科技產品的現場教學。

    在一段小視頻中,視頻解說介紹,“到達指定位置后,我們需要差不多每隔一米就進行鉆探,確保不遺漏。在具體使用時,身體保持直立狀態,然后雙手垂直用力往下握桿旋轉,提桿倒土;到達十來米的深度后,則須迅速上提,一鏟一看,觀察并記錄土壤層包含物、土質、顏色等變化,然后與其他鏟頭的土壤數據進行比較;當鏟頭中所含土壤很少或遇到淤土、朽木時,意味著有可能遇到了墓葬,此時就需要停止繼續往下打洞,以免洛陽鏟觸碰到古物”。

    記者發現,在一些視頻App上,相對展示所謂文物的價格、屬性、年代等方面的短視頻來說,這些使用洛陽鏟探土類教程視頻更受網友歡迎,有的播放量甚至達到幾十萬。

    在評論區,有網友留言稱,“終于知道傳說中的盜墓神器——洛陽鏟怎么用了,我現在就去網上下單,過幾天到貨了去試試手氣”。

    同時,這些上傳視頻的用戶也會不定期進行直播。記者進入直播間后發現,在互動時,很多粉絲均表示愿意和主播一起組團進行挖掘。當談到具體出發時間和集合地點時,主播則要求粉絲加自己的微信私聊溝通。

    “個人認為,講解洛陽鏟探土盜墓應屬于違法行為。而且,此類視頻在一定程度上誘導公眾加入所謂‘尋寶’的行列,這種做法幾乎等同于教唆犯罪。”馬英說。

    有網絡平臺不審核發布內容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一些視頻App上,發布此類視頻的用戶不乏以考古專家、某某考古隊等進行賬戶命名。對此,記者向兩款視頻App舉報投訴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了咨詢。

    一款App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絡平臺上的確存在與“考古”相關的視頻。就命名問題而言,用戶一開始可以先用其他名字進行注冊,成功后可以對其進行更改。

    同時,兩款App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網友上傳的視頻必須先通過審核部門的事先審核才能發布。不過,對于此類賬戶命名所涉及的資質審查部門、程序以及視頻內容是否真實的審核標準,他們均表示不方便透露。

    對此,記者嘗試在兩個平臺上傳短視頻。在一個平臺上,記者上傳結束瞬間就成功發布;在另一款App,上傳視頻后需要兩分鐘左右才能成功發布。

    《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七條規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要對注冊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進行認證。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制圖/李曉軍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阿鲁科尔沁旗| 凌源市| 济源市| 海伦市| 汕头市| 涡阳县| 武清区| 体育| 昌黎县| 高雄县| 德州市| 泌阳县| 鸡泽县| 麻城市| 波密县| 吉木乃县| 波密县| 张家港市| 皮山县| 子洲县| 常德市| 天柱县| 桃园县| 万源市| 惠来县| 秦皇岛市| 灵宝市| 栖霞市| 合江县| 台湾省| 福州市| 南丹县| 湾仔区| 宜春市| 灵宝市| 丰都县| 甘洛县| 岐山县| 古田县|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