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剛剛完成一例鏡面人腹腔鏡直腸癌切除手術。這場“別扭”的手術,醫生不僅要換站位,時長也比平常多了近一倍。
體內的臟器類似于正常人照鏡子,五臟六腑的位置與常人相反,過著“顛倒”的人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鏡面人”,發生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
診斷出直腸癌需要手術
他脫口而出“我是鏡面人”
張先生今年41歲,家住溫州市區,已經反復便血約十年,近兩三個月出血突然增多。今年6月中旬,他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附二醫)做檢查。這一查,竟然查出了直腸癌,腫瘤的直徑有5厘米左右,幸運的是還沒有發生病灶轉移,需要立即切除。
得知需要手術,張先生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個鏡面人。”這意味著,他的心、肝、脾等臟器都在與常人相反的位置,腸道也是如此。“一般人的大腸是順時針的,闌尾在右側,而鏡面人的大腸是逆時針方向,闌尾在左側。”
7月1日,張先生正式入院治療。雖然對醫院的首例鏡面人手術準備了許久,7月4日下午,真正開始手術的時候,肛腸外科副主任醫師盧敏還是有些緊張:“畢竟,這一次手術完全對調了器官的位置,進行手術操作時會不習慣。”盧醫生介紹,醫生的操作習慣和技巧、手術器材等,都是按正常人的內臟方向設計的,現在要整個反過來,技術越熟練,越有可能會犯錯。
手術前,為了避免“雷區”,醫生圍繞手術方式、步驟等一遍遍在心中做推演,確保不會因為習慣問題犯錯。
幸運的是腫瘤位置還算好,在直腸手術中最大的困難在于血管和腸系膜是反向的。“以前都是站在右側手術,這次需要先站在左側處理好血管,然后再按照以往的習慣切除腫瘤。”
這種感覺,就像習慣了右手寫字,突然就變成用左手寫字,難度不亞于做了次“腦筋急轉彎”。正常的腹腔鏡直腸癌切除手術只需要兩三個小時,這一次,盧醫生在手術室整整待了四五個小時。
上學體檢去拍X片
醫生卻以為他在惡作劇
昨天上午,錢報記者在病房見到了還在康復的張先生,他目前恢復良好。
張先生介紹,最初發現他的臟器有異樣,還是在兩個月大的時候。當時,還是嬰兒的他咳嗽得厲害,醫生拿著聽診器照常去聽,卻發現他的心臟不在左側。心臟是反的,早在記事起,家人已經講了無數遍。
上小學的那年需要體檢,去拍X光片的時候,醫生卻特意喊他“不要背對著機器,臉朝向醫生”,“其實他哪里知道,我當時就是臉朝著他的,他卻以為我在開玩笑惡作劇。”
“除了內部器官位置相反,生活方面沒有什么異常,游泳、潛水也沒有任何影響。”愛好運動的張先生表示。
“鏡面人是完全性內臟反位的俗稱,通常表現為胸腔、腹腔器官及解剖結構的完全左右反位。”盧敏醫師介紹,“鏡面人”是在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只有父母體內基因的一個位點同時突變才會出現,這種突變是隱性遺傳,遺傳幾率很低,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鏡面人的生活和普通人并無差別
遺傳幾率很低
“鏡面人”會遺傳嗎?錢江晚報記者曾采訪過“鏡面人”孕婦,她的例子說明這種突變是隱性遺傳,遺傳幾率很低。
2008年9月,28歲的阿娟在杭州市中醫院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兒,阿娟就是一位“鏡面人”,不過這樣奇特的身體狀況,并沒有影響到她的健康。隨著孕期的增長,阿娟的心臟負荷加重,反著長的心臟也面臨極大的考驗,還出現了早搏,所幸在專家的監護下,懷孕后期以及最后的生產還算順利,而她的女兒也沒有遺傳“鏡面人”的特征。
鏡面人的生活和普通人沒有太大區別。2012年9月,60歲的“鏡面人”呂大媽也曾因為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到浙醫二院接受治療,腹腔鏡外科主任王躍東說,“鏡面人”雖然內臟全部反位,但只是位置發生變化,相互間的關系并未改變,因此生理功能與正常人一樣,對健康和生活都沒有太大影響。“他們如果做手術,也只是比正常手術時間長了一些。”
記者 汪子芳 張苗 通訊員 鄭晨果
責任編輯:肖舒
- 做剖宮手術必須家屬簽字? 陜西榆林產婦跳樓事件引爭議2017-09-06
- 英國堅強女孩派珀被男友毀容做100次手術整形 事跡拍電影全球放映2017-07-31
- 依伯患致命主動脈瘤毫無察覺 高血壓患者要小心2017-07-27
- 暑期學生“整容熱”:隆鼻瘦臉加入“假期清單”2017-07-26
- 廈門一6歲男童眼皮下垂 久拖未治致嚴重弱視2017-07-26
- 暑假老師扎堆美容整形 幼兒園、小學老師最常見2017-07-26
- 小伙長“漏斗胸”22年后才知是病 醫生:中重度危害大2017-07-22
- 寧德1歲女童竟是"鏡面人" 五臟六腑全長反概率僅百萬分之一2017-07-21
- 智利醫生一邊手術一邊看球的視頻火了 網友:還好智利贏了2017-06-30
- 郎平前往美國再次接受腿部手術 仍心系球隊工作2017-06-2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