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17日起先后對塞爾維亞、波蘭和烏茲別克斯坦進行訪問,并出席在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這是32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媒體將其稱為“歷史性”的訪問。
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表示,習近平到訪期間,雙方將簽署20多項經貿等方面的協議。他說:“對我們來說,這是一件大事。”據報道,習近平還將參觀當地一家由中國企業收購的鋼鐵廠。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海星6月15日在就習近平出訪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表示,2009年中塞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來,雙邊關系保持健康發展勢頭,合作成果豐碩。
《德國之聲》稱,中國一直在尋找加深同東南歐國家關系的機會,同時推動中國同歐盟關系的發展。過去幾年,中國和東南歐國家領導人的互訪往往伴隨著大筆經貿投資協議的簽署。
中國感興趣的是能源、基礎設施及其他大型項目,以期在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萎縮的情況下為本國經濟提供新的動力。當西方企業不愿承擔投資風險而在東南歐地區遲疑不前的時候,中國投資者則希望加強在這一地區的活動。
據美聯社報道,在塞爾維亞,中國已在貝爾格萊德修建了一座橫跨多瑙河的大橋,正在改建一座發電站,并計劃對連接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的鐵路線進行現代化改造。
今年4月,河北鋼鐵集團投資4600萬歐元,購買了位于貝爾格萊德附近的一家鋼鐵廠,這家原屬于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的工廠有5000名員工,長期虧損,2012年以1美元的象征性價格出售給塞爾維亞國家。由于塞爾維亞是計劃加入歐盟的候任國,這一交易也受到歐盟機構的關注。
美聯社稱,塞爾維亞外交政策專家喬克希莫維奇表示,中國在東南歐投資基礎設施及其他大型項目,目的之一是“從經濟上展開進入歐洲的戰略布局”。中國對歐洲的興趣近年來顯著增加,而歐盟并不介意塞爾維亞同中國進行合作,因為歐盟同中國也有共同的經濟利益。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海星也指出,塞爾維亞與7個國家接壤,地理位置優越。他表示塞爾維亞正積極致力于推進再工業化戰略,而中國企業有先進技術和經驗,雙方開展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習近平將同塞爾維亞領導人就雙邊關系、“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雙方還將簽署經貿、產能、金融、地方合作等多個合作協議。
責任編輯:周冬
- 最新國際政治 頻道推薦
-
韓國總統選舉最新消息 總統選舉日程緊湊:232017-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