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伊朗“口腳并用”應對美國制裁 暗示幾小時內可恢復核計劃
伊朗總統魯哈尼15號在伊朗議會發表演講時暗示,如果美國繼續對伊朗出臺制裁措施,伊朗可能會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
魯哈尼在伊朗議會發表演講時說,美國政府深知制裁無效,所以才回到談判桌上,與伊朗討論核問題。而現在,如果美國堅持采取已經過時的做法,繼續對伊朗出臺制裁措施,伊朗有能力迅速恢復核計劃。魯哈尼稱如果美國繼續對伊朗施加新制裁,伊朗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核計劃恢復到協議簽署前的狀態,不用一周,也不用一個月,而是在幾小時內。
特朗普與魯哈尼
魯哈尼還表示,從美國宣布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等一系列不負責任的舉動來看,美國不是一個好的伙伴,也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談判方。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朗遭受的國際制裁得以解除。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美國以伊朗堅持試射導彈為由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臺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公民進入美國等措施。特朗普還要求行政部門每隔90天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協議承諾。8月初,特朗普簽署一份針對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制裁法案,以伊朗和朝鮮發展彈道導彈項目等為由,對它們實施新制裁。
伊朗軍方高層“歷史性”到訪土耳其
在與美國“較勁”的同時,伊朗不斷“團結”周邊“可團結的力量”——就連一向意見不太合的土耳其,伊朗也進行了軍方高層“互動”。
15號,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蓋里到訪土耳其。這次訪問,他會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總參謀長阿卡爾會談。這也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兩國軍方高層的首次互動。
土耳其和伊朗地理位置圖
伊朗媒體報道說,這次受邀訪問土耳其,巴蓋里安排了三天的行程。土耳其方面的消息說,第一天、也就是15號,巴蓋里便與阿卡爾先舉行了一次“私人會晤”。
據了解,伊朗和土耳其這次將主要就地區局勢、反恐、庫爾德問題以及加強邊境安全合作等,展開磋商——就在一周前,土耳其正式開始在與伊朗邊境修建安全隔離墻,以阻止非法越境行為。
土耳其與伊朗:靠不攏也吵不翻
伊朗與土耳其,這對兒都把自己定位為“地區大國”乃至“國際大國”的鄰居,競相在中東和中亞地區爭奪勢力范圍,兩國大部分民眾的教派不同,在很多問題上的外交立場也大相徑庭。
但這對“靠不攏的鄰居”,同時也是“吵不翻的對手”,因為雙方都無法承受沖突與敵對帶來的后果,也無法否認在能源、經濟和安全領域互有需求的客觀事實。
土耳其和伊朗國旗
觀察:地區形勢變化 土伊共同利益增多
因此,近年來,伊朗和土耳其就一直是“斗而不破、競爭中偶有合作”。特別是眼下,地區形勢變化,兩國的共同利益開始增多——比如說,兩國都反對庫爾德人獨立;在多國與卡塔爾斷交風波中,土耳其計劃借道伊朗,向卡塔爾運送物資;在敘利亞問題上,兩國也同俄羅斯一道,擔保了在敘利亞建立“沖突降級區”。
此外,土耳其去年發生未遂軍事政變、與西方國家鬧僵,伊朗與美國的關系也在惡化——從這方面來看,兩國今后的互動恐怕不少。
責任編輯:劉微
- 沙特王儲薩勒曼就導彈事件發聲明 批伊朗“軍事侵略”2017-11-09
-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伊朗對沙特構成軍事侵略2017-11-08
- 伊朗核協議近況 特朗普拒確認伊朗遵守核協議 欲解決“漏洞”?2017-10-16
- 特朗普今或宣布是否退出伊核協議最終決定 伊核協議內容是什么2017-10-13
- 無懼美方“退群”威脅 伊朗成功試射新型導彈 伊核問題還沒解決?2017-09-25
- 伊朗副總統:中國游客落地伊朗 獲3個月旅行簽證2017-09-14
- 要與沙特阿拉伯等國對抗?卡塔爾宣布將與伊朗全面恢復外交關系2017-08-25
- 伊朗或因開除國腳遭罰 FIFA可取消其12強賽成績2017-08-24
-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美國對伊朗制裁不負責任2017-08-17
- 伊朗總統魯哈尼警告美國勿再施加制裁:否則退出核協議2017-08-15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韓停留天數不同 韓國對美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