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據日媒報道,有關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大洗研究開發中心”(位于茨城縣大洗町)燃料研究樓內發生的遭遇過量輻射事故,該機構7日表示沾染了放射性物質的多名工作人員存在體內輻射。

    一名50多歲男職員的肺部測出活度約2.2萬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物質“钚-239”,另外3名工作人員的肺部也測出最大活度5600~14000貝克勒爾不等的輻射,其余1人很可能也遭遇了體內輻射。機構稱這是日本國內最大級別的體內輻射事故,專家指出“罹患癌癥風險上升”。

    據悉,5人尚未出現特別癥狀,已被送往位于千葉市的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放醫研)的醫療設施住院,接受促進射性物質排出體外的藥物治療等。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向當地派出了保安檢查官,正在確認是否違反保安規定。

    原子能機構就50多歲職員遭遇的輻射量稱,單純換算即為今后50年將達到12希沃特。日本的國家標準規定,接觸放射性物質的核電站工作人員等的輻射量上限為5年0.1希沃特。

    放醫研的上級單位“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舉行記者會表示,5人中有4人皮膚上沾染了放射性物質,已經實施去污。該機構干部指出,“罹患癌癥的風險會上升,這在迄今的科學見解中是最明白清楚的”。

    另一方面,水戶勞動基準監督署6日至7日實施了入內調查。原子能機構解釋說“是和往常一樣的作業”,但該機構屢次被曝光安全管理機制不完善,對作業是否妥當開展等的確認工作將是焦點所在。

    據原子能機構介紹,50多歲職員6日中午11點15分左右,在專用設備內為檢查而打開了裝有钚和鈾等粉末試料的金屬容器。當時,可能是內部的塑料袋突然破裂,試料漏了出來。據悉,被測出遭遇1.4萬貝克勒爾輻射的另一名職員站在一旁輔助作業,其余3人站在后方待命。

    延伸閱讀:放射性物質有哪些?

    具體有多少放射性核素那也非常多,人工可以通過核反應制造放射性核素。至于天然放射性,主要有三個系列,即以U238為首的鈾系,以U235為首的錒鈾系或錒系和以Th232為首的釷系。他們都有相當長的半衰期,有多少核素,你就在元素周期表上查吧。也有一些不在上面三個系列的,最常用的比如鉀40等等。

    責任編輯:劉微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今天過節!福建這群護士化身“多邊形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沅陵县| 木里| 延津县| 信阳市| 莱西市| 太和县| 东阿县| 尼玛县| 敦化市| 南部县| 吐鲁番市| 瑞金市| 富平县| 肥西县| 南乐县| 西乌珠穆沁旗| 渭南市| 同仁县| 墨脱县| 雅安市| 永定县| 诸暨市| 永康市| 蒙山县| 云安县| 崇礼县| 白玉县| 福泉市| 孙吴县| 华坪县| 黄骅市| 婺源县| 伊春市| 平利县| 邛崃市| 湘潭县| 仲巴县| 柳州市| 来安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