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三國在日本的影響力有多火?日媒:日本人對中國傳統歷史有莫名情結

    前些日子上課,和學校的日本老師聊起中國電影,他感嘆說:“中國近年來的古裝電影真是越拍越精良了呀。”我有點好奇地問道:“老師也愛看中國電影?都看過什么片子呢?”他用蹩腳的漢語向我描述了半天,我才隱隱約約聽到了“諸葛亮”“周瑜”這些熟悉的名字,于是恍然大悟道:“原來是《赤壁》啊!”

    上到滿腹經綸的大學教授們,下到扎羊角辮的小學女生,似乎每個日本人都對中國的傳統歷史“三國”有種莫名的情結,講起劇情來頭頭是道,對“三國”人物的喜好也格外分明。行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上,不經意間總能窺見“三國”人物的身影。這股經久不衰的“三國熱”早已從日本的現實生活里蔓延至“二次元”的世界,“三國”也因此成為動漫、游戲創作題材里的“常勝將軍”。

    其實,日本人的“三國”與我們中國人腦海中的“三國”故事并非完全一致。日本人讀到的“三國”故事既不是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也不是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歷史,而是日本作家吉川英治于1939年至1943年中創作的日語版小說——《三國志》。在這部小說里,他綜合了《通俗三國志》等“三國”題材文學作品的日文譯本,略去了冗長繁復的戰斗場面,而專注于雕琢人物形象,精煉文字語言使之“和化”,以迎合日本人的閱讀喜好。

    1971年,著名漫畫家橫山光輝將吉川英治的作品《三國志》漫畫化,出版了長達60卷的長篇歷史漫畫,銷量在當時達到了空前的7000萬余冊。這也是“三國”題材在日本ACG界打響的第一槍。從此,日本的ACG領域開始廣泛使用“三國”題材作為作品創作的源素材。比如說,日本游戲公司光榮自 80 年代初起,便致力于開發“三國”題材的游戲,其中以2001年9月在PS2平臺發行的《真•三國無雙2》最為矚目。2015年,光榮公司的《三國志13》還與橫濱市交通局以及神奈川縣港北警察署進行跨界合作,在地鐵內推出了創意十足的公益海報,收獲了來自日本人的滿滿好評。

    從2008年開始,日本甚至還舉辦了“三國知識水平考試”,在東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岡等多個城市同步進行。對于《三國志》的狂熱粉絲而言,其神圣程度堪比日語系學生心目中的“日語能力測試”!而且呀,與“日語能力測試”類似,該考試也分等級,并且還根據等級進行收費:三級為3980日元、二級為5980日元,一級則為6980日元。雖然其收費不菲,“三國知識水平考試”每年仍能吸引成千上萬的日本人樂此不疲地踴躍地參與其中。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當我們衡量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時,除了以老生常談的經濟力量與政治力量作為標準,也越來越重視“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社會上所發揮的作用。一個國家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它能夠創造多少經濟效益,也不僅僅在于它政治上是否足夠強硬,同時也體現在國際社會上有多少聲音對它所秉持的價值觀表示認同與贊許。從華夏文明的開端、遙遠的商周時代起,“忠誠、仁義、智慧、用人、計謀”的思想就蘊含在中國民族的血脈里,印上了中華民族的烙印。數千年的傳承使得這些思想文化在時間的反復雕刻與打磨下日趨完善,褪去腐朽和落后的一面,在當今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在日本大熱的“三國”文化,可不就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縮影嗎。

    歷經滄桑歲月而日久彌新,這便是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所在吧。

    責任編輯:劉微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收評: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上漲 滬指重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凤翔县| 宁化县| 嘉兴市| 淳化县| 济阳县| 噶尔县| 浪卡子县| 义马市| 长岭县| 安乡县| 浦江县| 张掖市| 济源市| 盐城市| 天峨县| 辽阳市| 麦盖提县| 文山县| 栾城县| 巴林左旗| 肃宁县| 海伦市| 河西区| 边坝县| 若尔盖县| 启东市| 罗定市| 静安区| 手游| 新田县| 石嘴山市| 九江市| 澜沧| 阿合奇县| 福海县| 金溪县| 德兴市| 台前县| 焦作市| 思茅市|